隨著電商和物流行業的快速發展,自動化物流倉儲建設的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而在一個完整的自動化物流倉儲系統中,輸送分揀設備是物流自動化中的核心設備,價值量占比高達36%,在此,對分揀機的特點進行漫談,以期更多的人對其有所了解。
一、開宗明義
回顧整個倉儲設備歷程,過去“叉車+托盤+傳送帶”的老模式已成“昨日黃花”,新型技術的迅速滲透及快速迭代,讓倉儲設備越來越“聰明”及“智慧”。
從傳統的倉儲為中心轉變為以倉配系統為中心,其中,輸送分揀設備作為倉配中心的核心設備,價值量占比高達36%,成為整個物流系統效率的關鍵因素。
據有關資料統計,分揀作業成本約占配送中心總作業成本的60%~80%,分揀時間約占整個配送中心作業時間的40%~60%,由此可見分揀作業的重要性。
從社會角度來看,隨著路易斯拐點的到來,我國人口紅利逐漸開始消失,近10年間,國內勞動力成本上升了近5倍。自動輸送分揀系統可以取代大量的機械搬運和人工分揀,同時還可以提高作業效率和分揀準確率,因此作為物流系統核心裝備之一的自動輸送分揀設備市場需求大幅上升。
近年來,電商的高速發展帶來了巨額包裹量,巨額的包裹量推動了高性能的輸送分揀設備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發貨質量和效率,實現了以人工為主的物流業務流程逐漸向自動化和智能化的轉變。
但現狀還不盡如人意,目前的情況是小件快遞主要依托自動分揀設備,大件快遞自動化程度相對較低,與零擔類似,依賴于人工。而眾多分揀設備中,幾乎都有卡貨、分揀品類少、分揀軟包困難以及噪聲大等問題。
在市場競爭日益劇烈的今天,物流作業呈現出配送小批量、多品項、高頻次的明顯趨勢,物流配送時效已經從以天為單位,向以小時和分鐘為單位邁進,因此對發貨時效性、準確性、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大的要求,分揀機的發展現狀還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如何有快有好的分揀,如何降低人工成本和錯誤率,這都是物流人應該重視和深思的問題。
輸送分揀設備應用的主要領域還包括煙草、醫藥、流通、食品、汽車等各個行業,制造企業的生產環節和倉儲環節對輸送分揀系統需求也在上升,隨著家電家具等行業物流服務的升級,大件物流的自動化輸送分揀技術升級也提上日程。
未來,自動輸送分揀系統會取代大量的人工分揀,成為自動化設備中必不可少的一項,也會有更多符合市場需求的分揀輸送設備,共同推進分揀輸送行業的發展進步。
二、吃硬不吃軟
軟包裝歷來是自動分揀機的難題,因此怎樣解決分揀機的“吃硬不吃軟”問題,成為行業里共同關注的焦點。
先看國外的例子:2014年美國兩大快遞巨頭UPS和FedEx都宣布快遞包裹按尺寸重量計價,這意味著電商公司通過快遞公司運送體積較大密度較小的紙箱包裹時,每個包裹的運費都大幅上漲,如何對包裝縮身,如何按商品的實際大小來選擇包裝箱,或直接采用塑料袋作緊身包裝,成為電商公司減輕包裝和運輸成本重點考慮的問題。
包裝體積最小、包裝成本最低莫過于直接采用塑料袋包裝,然后用膠帶纏繞幾下就完事了,在國內像京東、蘇寧等公司的小件物品都是這么包裝的,這對輸送分揀設備來說可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很多分揀設備只能分揀箱體,而對分揀快遞軟包有困難,成了設備的一個詬病。
目前,滾珠模組帶分揀設備能對底部較為平整的軟包和編織袋進行分揀,但效果還不完全理想。總而言之,要盡快想法設法解決分揀機吃硬不吃軟問題。
三、各有千秋
分揀裝備技術發展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結合最新技術,以輸送線、分揀機為構成的傳統自動化輸送分揀系統;另一條是以移動機器人(如AGV)為代表的新型輸送分揀裝備。
目前,交叉帶分揀系統和AGV分揀系統是近兩年市場應用非常火熱的自動化物流裝備。對于二者的優劣怎第評價?只能說各有千秋。
未來巨額包裹量的高效運作,離不開新型技術下的輸送線型自動化輸送分揀系統,此系統適用于大中型物流中心;以移動機器人為代表的新型輸送分揀裝備,更具柔性和靈活可拓展性,由于成本較低且部署迅速,將是未來中小型倉庫中的首選。
具體地說,交叉帶分揀系統占地面積大,且對地面的平整度要求較高,造價成本高昂;AGV作為傳統分揀模式的創新,能在較小的面積內實現一系列的分揀作業。
AGV運行是一種并聯模式,在應用過程中所有AGV都能通過一個系統來調度,如果單個機器損壞,并不會影響到其他AGV的正常工作。相對而言,交叉分揀機所采用的是串聯模式,在運行過程中如果某一環節發生故障,則整個系統都會停止運轉,嚴重影響工作效率。
當然,傳統的自動化分揀系統和AGV分揀各有各的適用范圍。在訂單量足夠大的分撥中心,交叉帶分揀機的效率明顯高于AGV分揀系統。
這兩種技術路線的產品和系統解決方案各有所長,互為補充,因此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二者將呈現并存發展的局面,在智能物流及智能制造市場中各占一席之地。
四、積木化,模塊化
我國物流設備雖已起步并快速發展,但相對缺少行業標準,缺少行業組織規范,致使各類物流設備標準不統一,相互銜接配套差。從裝備自身角度來看,大多裝備還是以場地定制為主,缺少行業標準和批量化生產的基礎。
目前市場上主流分揀設備都是為大企業、大場地設計,短則40-50米,長則150-200米的機械傳輸線,不僅占地面積廣,而且前期投入大,安裝后無法更改。對于眾多中小企業而言,靈活性、柔性設計的定制化產品,能適應大小不同場地的設備,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項。
因此,通過標準化模塊化搭建個性化系統的理念深入人心,分揀設備采用模塊化組合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機身長度可自由定制,適應性強,且安裝簡單,維護方便成為發展趨勢。分揀中心內設備功能區域模塊化,相互間功能逐漸獨立并自動化。
具體來講,就是按照標準化的方式去設計產品,意味著供應商不僅僅為項目進行產品設計,還要為精準的市場需求進行設計;模塊化使得不同產品之間的零部件可以互換,因此可以加快交貨速度并且保證質量。此外,標準化和模塊化還使產品后期的維護和拓展更加便捷,延長了產品的價值生命期。這些都有助于提高客戶滿意度,通過產品的標準化、模塊化,為客戶價值的最大化。
形象地說,就如搭積木一樣方便,分揀設備采用模塊化組合,機身長度可自由定制,易裝配,通用性、互換性強。不管客戶有一個500平,還是5000平的場地,都能采用模塊化組合滿足客戶的個性化定制需求,且安裝簡單,維護方便。
另外,采用模塊化設計、組裝,適用于多種場景,更換方便,易于與其他輸送設備銜接構成復雜的分揀系統,完成多種分揀需求,極大地節約了場地面積、設備配置成本及安裝維護成本。同時,標準化的問題是企業實現互聯、分享數據,將物聯網落到實處的一大重要問題。
目前,行業向越來越標準化、規范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是一個正朝深度自動化和智能化發展的美好時代!
五、最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每個企業都有不同的分揀方式需求,有自動分揀、半自動化分揀和人工分揀。不同分揀方式的差異主要體現在系統效率、分揀準確率、貨物破損率、靈活性上。
企業在選擇分揀設備時,要考慮自身貨量,要考慮到旺季峰值與淡季平均值,要考慮到自身的財務能力,還要考慮應用場景,總而言之,最適合自已的,才是最好的。
從技術角度看,要考慮分揀準確率和破損率。分揀準確率直接關系到人工分揀的投入成本,是衡量分揀設備作業效率的重要指標,一款優秀的輸送分揀設備,需要在保持快速分揀的同時達到高準確度。衡量一個輸送分揀設備的效能高低,破損率是一個重要指標,選型時,要考慮自身對破損率的承受程度,比如京東要求分揀的破損率在萬分之一左右,對分揀破損率容忍度很低。此外,分揀品類、分揀異形件能力,噪音大小都是要考慮的指標,
這里著重提出的是,選擇自動分揀機需要參考產能與單量,人工分揀集包與交叉帶自動分揀機的臨界點是14萬單(單班次),14萬單以下不建議上自動分揀機,花費巨資興建自動分揀中心,得不償失。
輸送分揀有高端市場,如機場行李處理系統,郵政、煙草、醫藥等行業;有低端市場,如電商件等,選型時,需要考慮企業處于那個市場。總之,選擇自已最合適的,才能提高效率,帶來盈利。
結語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分揀輸送設備越來越成為自動化設備中必不可少的一項。
所有的輸送分揀設備要達到的目標就三點:分揀品類更廣,即分揀輸送設備材料能適應軟包、編織袋及異形件等包裝。分揀效率更高,即系統驅動能力越強,貨物間距更短,產能越高。應用場景更廣,對特種行業如食品等材料的應用。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