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疫情似乎打亂了所有人所有事的節奏,但大家照樣被生活裹挾著前行。2020年上半年,物流行業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深刻的事?相信大家對過去的半年記憶深刻。
羅戈網·物流沙龍對物流行業似憂似喜的這半年進行了一個總結,總結為這幾個關鍵詞:“價格戰”、“快遞柜風云”、“新起網”、“下沉&進村”、“資本熱點”、“供應鏈命脈”。
價格戰
今年2月,尚未完全復工的物流行業便掀起了一場“價格戰”。無論是快遞、小票零擔還是大票零擔,市場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地下滑。
2月,快運企業率先開始實施降價措施,如中通快運、安能物流、百世快運、韻達快運、壹米滴答等企業紛紛宣布,對中轉費進行5折-7折優惠,更是提出優惠甚至免費加盟的口號。
(來源:羅戈網)
從3月中旬開始,某快遞公司便在義烏打出了“快遞8毛起發全國”的市場價,兩家快遞快速跟進,打出了“9毛起”的應對底價,再次刷新大家的認知。而在去年義烏價格戰最激烈的時候,最低單價為1.2元。隨后,某快遞公司網點老板甚至在朋友圈發出“發快遞免費”的通知:只要自己能分揀打包的,直接送到中轉站即可免費發貨。
5月通達系單票價格降幅超30%,相比一季度單票收入同比降幅20%,5月單票收入加速下滑。6月,豐巢智能柜宣布“送到柜”寄件服務在全國范圍內正式上線,省內寄順豐6元起,省外7元起,“價格戰”持續升級。
3月,大票零擔企業三志物流對某些線路打出“一噸以下免費運”的廣告。此消息一出,立即成為業內熱論的話題,一群專線老板甚至聯合發出“維護市場,抵制三志”的口號。而在此之前,安能、順豐上線大票零擔產品,安能提出“運費1噸比專線便宜100元”,順豐提出“運費低至每公斤0.6元”的口號。
為應對網絡型快運公司及大票平臺的價格進攻,可通物流、龔氏物流等專線企業也紛紛啟動降價措施。
一方面,因為疫情關系,交通運輸部發布通知:2月17日零時起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全國收費公路免收車輛通行費。據羅戈研究院數據調研發現,目前高速公路通行費約占快遞企業運輸成本的10%—12%。各大企業便拿這塊省下來的成本進行“價格戰”。另一方面,羅戈網·物流沙龍認為,各企業為加快復工,搶占市場份額,加速洗牌,打響價格戰有其必然性,此外,價格戰實質上是各企業的一場效率與成本戰。
快遞柜風云
今年4月末,豐巢推出“會員服務”,快遞柜結束免費時代,掀起一眾熱議,霸占了各大熱搜榜榜首。
陷入輿論漩渦的豐巢5月15日公開致歉并決定調整服務,由之前的12小時免費保管期延長至18小時,5月20日生效。
5月5日,順豐控股公告,豐巢網絡與中郵智遞合并。兩者合并后市占率達近70%,業內專家認為,豐巢和中郵速遞易的合并有利于緩解市場競爭壓力,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在探索盈利模式上會有更大的話語權。隨著豐巢收取保管費政策的實施,快遞柜或步入大范圍收費時代。
(來源:羅戈網)
同時,菜鳥驛站宣布,會繼續為消費者免費保管包裹,隨后韻達上線智能快遞柜——“蜜罐”,申通推出自有快遞柜品牌“喵柜” 。
如今快遞柜已成為了社會基礎設施,快遞柜的持續布局投入,不但解決了最末端的配送效率低、成本高等問題,更重要的是商業模式的增長空間,形成完善、良性的成長模式。
新起網
上半年,新起網的玩家接二連三,快遞、快運都有。
2月,京東系加盟快遞品牌——眾郵快遞浮出水面,眾郵快遞的主要產品聚焦于3kg小件與電商包裹。3月正式在廣東省內開展起網測試運營,5月眾郵快遞華東區域正式起網運營;6月,眾郵快遞宣布江浙滬全面開放,并表示將在2020年引入一級加盟商330+。
3月,拼多多系品牌——極兔快遞在廣東、江蘇、上海等省區已經開始運營,并與多個電商平臺與快遞柜等末端系統完成對接。
在快遞領域,隨著各大巨頭的入戰,快遞已形成菜鳥系、京騰系、順豐系的軍團式作戰的格局。
來源:方正證券
在快運領域也有不少新起網絡,如定位為“小貨大件、一網通達”的匯森快運品牌,立足華東、華南啟航進軍市場;青藤快運聚合一眾優秀的區域網和優質專線,打造“區域網+專線”的創新模式;零擔新秀蟻鏈物流成立不到3個月,日均出發貨量1.8萬噸,還獲得了數千萬元融資。
隨著二三線快遞的閉幕及其加盟網點的快速出逃,以及專線這個大存量市場的不斷挖掘,快運市場獨立運營的新型組織模式及品牌還會不斷出現,快運市場混戰依然長期存在。
下沉&進村
年初,為進一步推進“快遞進村”工程,國家郵政局啟動了“快遞進村”行動工程,明確到2022年年底,我國符合條件的建制村將基本實現“村村通快遞”。
中國快遞協會聯合郵政EMS、順豐速運、中通快遞、圓通速遞、申通快遞、韻達速遞、百世快遞、德邦物流、京東物流、蘇寧物流、菜鳥網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13家快遞物流和電商企業發出倡議,表示將積極響應和落實《行動方案》,同心協力推進“快遞進村”。
為響應此政策,順豐速運在湖北省成立首家“快遞進村”網點,德邦快遞在全國推廣其“村村通”快遞產品,京東物流升級“千縣萬鎮24小時達”時效提升計劃,菜鳥宣布鄉村物流“再加速”,提速21省鄉村物流。
上半年,中通、韻達、申通紛紛入股菜鳥旗下“溪鳥物流”。數據顯示,如今全國已經有96.6%的鄉鎮設立了快遞服務網點。今年一季度,即使受疫情影響,農村地區收投的快件量依然超過了30億件,支撐工業品下鄉和農產品進城超過2000億元。同時,今年京東、拼多多、阿里、蘇寧等電商紛紛在下沉市場卓有成效。
羅戈網·物流沙龍認為,隨著電商巨頭的下沉,農村快遞服務利好政策的加持,縣域物流樞紐站場的完善,村鎮物流最后一公里不再是“面子工程”,可預測,各大電商及快遞企業在此領域必有一戰。
資本熱點
1月,安能物流宣布完成超過3億美元的投資;2月,壹米滴答集團宣布完成近10億元D+輪融資,且融資金額已全部到賬;2月末,順豐發布公告,順豐快運融資3億美金;4月,快運兔物流完成B輪融資;5月,德坤宣布完成B輪融資;6月,新起網絡蟻鏈物流宣布獲得數千萬元融資。
2020年公路運輸領域最值得關注是快運及大票領域的融資或上市潮,快運競爭型市場格局將逐步進入巨頭競合時代,大票零擔也正走向整合時代。
在倉儲物流領域也頻傳好消息,德馬科技登陸科創板、蘭劍智能科創板申請獲得受理、凱樂士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Syrius炬星獲逾千萬美元A+輪融資、中科微至完成2.3億元融資、坤厚自動化獲數千萬元Pre-A輪融資。智能倉儲逐漸成為企業的硬實力,在資本的助力下,智能倉儲也在不斷升級。
4月29日消息,韻達股份29日晚間發布的2019年年報信息顯示,阿里巴巴已成為其股東之一,持股2%。業內人士分析,這是阿里巴巴長期看好智慧物流發展、布局全球物流網絡的又一舉措。此前,阿里已收購或入股百世、圓通、中通和申通4家快遞公司。
隨后,又傳出阿里增持圓通、百世股份的消息。
5月,韻達快遞6.14億元戰略投資德邦,占股6.5%,成為德邦的第二大股東。雙方此次戰略合作,將帶動德邦提升市場占有率,進一步凸顯規模效應,同時實現雙方優勢互補,達到降本增效。
阿里與通達系、韻達和德邦等一系列資本動作釋放出了一個訊號,快遞領域龍頭企業的整合是一個不可逆的過程。
在零售電商領域,資本的介入也在讓市場不斷變化。
今年菜鳥已經完成對點我達100%控股,容納整合丹鳥、點我達、藍豚,并推出菜鳥直送品牌,實為為配合今年4月天貓超市事業群升級為同城零售事業群的商流動作。
據同花順消息,社區電商平臺興盛優選獲騰訊投資。近日,長沙市金融辦公布長沙市2020年擬上市(掛牌)企業名單,興盛優選進入擬上市企業名單,成為第一家沖擊上市社區團購公司。
與此同時,菜鳥、滴滴跨界進入社區團購,美團在擴大本地生活的同時,也成立了實體電商部門并上線了“快遞發貨”的新業務,字節跳動成立電商事業部,達達集團上市,實體零售與電商開始逐步從獨立、對抗走向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
各大巨頭引發的商流的變動,說明末端物流遠未達穩定的狀態。
供應鏈命脈
年初,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國外客運遭受重創,不少物流企業開始降薪、強制休假、裁員……同時,不少物流企業紛紛開通綠色通道,在應急救援物資運輸中做出了突出貢獻。
隨著國內外航司大面積削減航班計劃,航空腹艙運力供給短期出現嚴重不足,同時航空貨運市場迎來了難得的歷史機遇。因貨量的激增和國際航班的短缺,迫使DHL、UPS等快遞公司開始收費緊急附加費,原本就昂貴的快遞費又將迎來新高。
在新冠疫情發生后,隨著緊急醫療物資的需求急劇上升,東航、郵航、順豐、圓通、菜鳥等擁有航空貨運能力的郵政快遞企業在疫情期間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DHL、Fedex、UPS等國外物流巨頭相比,在機隊規模、航線網絡覆蓋能力、國際物流綜合服務商數量等方面還存在著一定差距。例如,2019年年底,美國最大的聯邦快遞有459架全貨機,排名第二的UPS也有268架貨機,而中國總共只有173架貨機。
來源:民航局
為增強物流國際競爭力,今年3月,航空貨運獲政策支持,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此次疫情帶來的供應鏈斷鏈,也讓大家意識到,國際物流、應急物流的命脈得掌握在自己手上。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