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在上海進博會國家會展中心召開“2019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峰會” 上,由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光明食品集團、京東集團、物美集團、路易達孚集團、SGS集團、中糧集團等國內外大型食品集團的相關領導,共同發布了《2019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報告顯示:中國進口食品市場零售規模首次超過萬億人民幣。中國已經成為進口食品的最大市場之一。
從舌尖中國到舌尖全球 產業鏈源頭仍是關鍵
面對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和消費升級的大趨勢,消費者對進口食品的需求呈現出追求健康化、追求創新的特點。在從量變到質變、從一二線市場拓展到三四線市場的整體消費環境下,除了政策需要進一步優化之外,進口食品供應鏈的專屬性、專業性、一體化仍然是進口食品面臨的主要瓶頸。
據悉,2018年中國進口食品來源地達185個,進口總額達735.7億美元,同比增長達19.3%。在進口食品來源地不斷增加、種類日益豐富的趨勢下,行業期待可以打通全球產業鏈的專業平臺的誕生。
2018年,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在上海建立了中國進口食品公共服務平臺,并委托上海外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唯一運營機構。公共服務平臺旨在于服務國外生產商、集貨商和中國采購商,促進世界各國的食品高效、低成本進入中國市場,降低供應商進入中國市場的法律風險,搭建國外供應商與中國采購商溝通和合作的橋梁,促進食品國際貿易,讓更多健康美味優質的國際食品進入中國,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多邊合作 全程護航 保障進口食品行業健康蓬勃發展
“中國進口食品公共服務平臺”在創建之初,就本著國內外企業合作、可持續發展的大原則。
目前,服務平臺已對接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源頭采購資源,3000多家生產企業,有超過10000余個產品種類。平臺不但實現采供雙方的精準對接,在利益最大化、環節最優化、成本最低化等方面下功夫。同時,還為會員企業提供源頭直采、法律咨詢、政策解讀、市場信息共享、合作伙伴匹配、行業資訊訂閱等多元化的專業服務。
隨著進口食品種類及數量的持續攀升,進口食品安全成為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熱門話題之一,也成為整個行業最關注的話題。服務平臺在源頭把控,最大化實現全球可追溯的工作上也是不遺余力。先后與60余個國家駐華使領館、500余個海外食品行業商會、10000余家高信用度的海外大中型食品企業進行常態化合作。同時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進口食品研究院的多名專家進行背書把關,全方位保證產品品質。
秉持開放 堅定創新 追求融合 行業的明天更加美好
今天,中國已經同137個國家和30個國際組織簽署197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中國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未來,中國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中國將繼續擴大市場開放,繼續完善開放格局,繼續優化營商環境,繼續深化多雙邊合作,繼續推進共建“一帶一路”。中國進口食品公共服務平臺的建設與發展,不僅順應了習近平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要求,更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繁榮、穩定發展的內在需要。
與時俱進,厚積薄發。“中國進口食品公共服務平臺”執行主任馬海華表示,在國家政策促進、消費需求拉動、科技創新推動、國際產業鏈形成的基礎上,公共服務平臺以開放為初心、以創新為驅動、以融合為根本,未來會不斷升級發展,真正打造成為進口食品行業咨詢、國際供應鏈全程服務的一流平臺。促進中國進口食品行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