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鵬超看來,當下物流業是映射社會活動的一面鏡子,社會活動的三個層面:經濟結構、基礎設施結構、商業模式都可以在物流中找到支撐。
此外,劉鵬超和他的團隊總結了過去三年投資經歷,認為在當下,物流主要是由電商、消費升級以及資本渠道,這三個主要的因素來驅動形成。
而對于新零售的相關問題,劉鵬超認為新零售應該有三個定義:
1、新零售是對舊零售的升級,消費者講究“鮮度”為王
2、傳統零售注入科技元素
3、電商在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的演變
關于遠洋資本在物流領域的投資邏輯,劉鵬超表示,遠洋資本是想建立物流場景的閉環,從產品上游到消費者手中,全部由遠洋資本投資的物流企業進行作業。
以下為演講原文(有刪減):
謝謝主持人和黃剛,我是遠洋資本的劉鵬超。首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遠洋資本,遠洋資本是致力成為另類資產和管理的一個平臺,目前公司的在管規模是800億人民幣左右,投資方向是分重資產和輕資產的股權投資。
我們的投資方式包括股權投資、債券投資以及夾層投資,和其它一些創新的投資方式,和其他資本一樣,遠洋資本在特定的垂直細分領域也有一定的專攻,比如我們部門主要從事物流以及供應鏈企業的股權投資行為。今天借這樣一個機會結合我們公司投的物流企業,來談談對我國物流行業和新零售趨勢的理解。
一、如何看待當下的物流行業
我們認為物流行業和社會活動是一個鏡子的正反面,物流代表鏡子的反面,社會活動代表正面,社會活動可以從三個方面進行區分:經濟結構、基礎設施結構、商業模式。
1.對應經濟結構
農業時期物資短缺,物流就是從供銷社到糧倉,在工業時期,我國開始從一個物資短缺的時代發展成以制造業為主的時代,貨物的量、種類逐漸變多,帶動了專線合同物流的發展。
而現在這個時代我們把它稱為后工業時期,對比美國我們的消費占GDP的比重還會提升,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遠洋資本接觸了各式各樣創業的企業,絕大多數我們觀察到這樣物流模式,還是跟消費、電商息息相關的,符合后工業時代商流的情況。
2.對應基礎設施結構
物流是一個很重要的行業,現在由于基建設施的發力,公路體系逐漸的完善,從而公路運輸在后工業時代變成了主導,這也是遠洋資本重點關注的一個方向。
3.對應商業模式
從商業模式的角度看,前面說到90年代工業的時期,貨物只是簡單地從A點運輸到B點,現在的商業模式隨著消費的崛起,消費者的購買頻次變高,導致物流行業從當年的專線,變成了全網型模式,物流場景更加復雜,客戶對物流的質量也更高。
二、物流有哪些驅動因素構成
我們總結了過去三年投資經歷,認為在當下,物流主要是由電商、消費升級以及資本渠道,這三個主要的因素來驅動形成。
1.電商
首先電商不是一蹴而就,突然爆發的場景。電商也是有一些基礎的場景發展作為鋪墊的。
第一要有貨,貨物的多樣性是電商發展的基礎。第二要有路徑,2000年—2009年,高速公路建設迎來了爆發性發展。累計了前兩個階段的要素,2009年之后隨著互聯網爆發,最終是驅動了電商的發展,電商的發展也帶動了物流的發展。
在電商的爆發下,物流的一些細分賽道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發展,舉個例子,小票零擔受電商消費的驅動較強,未來面臨比較好的發展,因此我們投資了像壹米滴答這樣的企業。
我們當時做投資決策的時候也認為,倉配這樣的一個細分賽道,也會對快遞的升級、優化和改造起到很大的影響。因此我們投資了發網;今年我們還會落地整車賽道,然后就是城配的賽道。
2.消費升級
前面講的電商對物流的驅動,現代物流發展另外一個驅動是消費升級,大概從四個維度進行總結:
第一個就是年齡,如今在新聞總有一種聲音,我國人口的紅利逐漸消失,根據深入的研究我國其實從2000年開始到現在,差不多19年間,消費的結構比例是非常穩定的,消費的黃金主力長期維持在30%的穩定階段,此外,從年齡層面消費還會持續地升級。
第二個是地域,這個很有意思,有一種說法是消費下沉,消費從一二線城市下沉到三四線城市。據統計,三四線城市網絡覆蓋率遠低于一二線城市,但三四線城市的網購消費人數甚至比一二線城市還要多7000萬。三四線城市正在為電商的發展提供新的增長引擎。
第三個是實力,消費者的購買能力穩步提升。
第四個是習慣,消費習慣的改變,人們隨著消費能力的上升,從以前吃不飽肚子,到現在對飲食有了高質量要求。另外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大家習慣便利,以外賣O2O為例,2018年國人吃掉了2500億的外賣,人們做飯的意愿是越來越少了,點外賣或者是在外就餐的趨勢越來越強,所以我們也會根據人們的消費習慣來影響一部分投資決策。
3.資本驅動
現代物流第三個驅動因素是資本驅動,從數據上來看2017年應該是物流行業的頂峰,全國共計2000億元的投資規模。大概2018年受資本寒冬的影響,全國的物流行業的投資呈斷崖式下降,只有八九百億的規模。
雖然總體規模在下降,但是億元級以上的大手筆投資卻在提升,2018年億元以上投資在45%左右,超大筆規模的物流投資也在我國涌現,比如說京東物流的25億美元融資,其實這背后反映出兩個現象:
第一、資本對研究的重視是逐步加深了。資本通過他們的深入研究選出一個企業,選出一個他們認為有潛力的企業,他們就愿意在這個企業身上下注,而且是億元以上的重注。
第二、資本更愿意扎堆,資本更愿意對他們認為的各個細分領域的獨角獸進行投資,最明顯的例子就是今天早上段總提到滴滴公司,之前有很多這樣輕資產的平臺企業,為什么資金只愿意往頭部企業來扎堆,這也是資本處于安全邊界的考慮,處于扎堆的投資趨勢是非常明顯。
三、未來物流行業驅動是在哪?
其實我們非常贊同今天早上陳總的觀點,加強對上流的研究,上流往哪個方向發展對行業的影響很大。就拿新零售來說吧,早上白總也說過,市場上沒有人對新零售有很好的定義,新零售代表著對舊零售的代替。
遠洋資本認為的新零售是什么?應該是三個維度:
第一個定義我們認為新零售是對舊零售的升級,消費者講究“鮮度”為王,以生鮮電商為例,生鮮電商優化了上下游的供應鏈,使得產品離消費者更近,提升效率也節約成本。
但是生鮮電商從資本角度看也是非常慘烈的市場,經過淘汰洗牌,2017年可以說是生鮮電商整個產業鏈開始成熟的起點,資本逐步向頭部的企業進行匯集。比如像易果生鮮、每日優鮮等融資都超過了20億元。
另外一個就是新模式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大家非常熟悉比如像盒馬、超級物種等等。
最后一個是社區生鮮,我們也非常認可這樣一個模式,社區生鮮在資本市場上也非?;钴S,包括頭部的一些盒馬、永輝、京東、蘇寧等等,所以“鮮度”為王是對新零售的第一個定義。
第二個定義是傳統零售注入科技元素,左邊是大家耳熟能詳的BAT巨頭們對傳統零售的收購,右邊我們所判斷的BAT助力傳統零售之后能給他們帶來的哪些賦能,比如說為傳統零售進行導流;通過互聯網巨頭來升級傳統零售的交付模式;另外就是通過大數據來分析消費者的行為,同時為他們提供一些供應鏈金融的服務。所以為傳統零售注入科技元素是我們對新零售的第二個定義。
第三個定義是電商在三四線城市或者農村的演變,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拼多多,成立三年就可以在美國上市。另外依托三四線城市發展的企業,包括快手,他們的活躍用戶從2015年一千萬跳轉到2017的五千萬,還有趣頭條這些從三四線城市發展起來的內容資訊APP。
四、在新零售的定義下,物流行業未來怎樣發展?
這句話相對比較好地來概括我們投資團隊的邏輯:以倉為核心,發展全國網絡。前面提到我國現在隨著電商和新零售的發展,在商流領域越來越碎片化、越來越及時化,小量多批次的商流行為,其實是在倒逼著物流的建設,當物流企業逐漸被倒逼成功地構建出全國的網絡后,就會成為他們非常強勁的壁壘,非常明顯的例子就是快遞企業,快遞在建立全國化的網絡壁壘后,迅速形成市場格局—CR8占比超過75%。
類似的,零擔、整車和專線企業“結盟抱團”趨勢明顯,快速形成全國型網絡的同時,也提升了資源的高效利用,形成了1+1>2的效果。形成全國型的網絡非常有助于物流企業形成壁壘,投資價值開始顯現。
全國性的網絡構建以后,在這個網絡里面的節點是什么?
在傳統的供應鏈企業里,這個節點可能是經銷商。但是我們認為,在未來全國性物流網絡里面的節點,一定是倉儲。
即使在傳統供應鏈行業里,我們也認為如果一個供應鏈企業,他若想搭建全國性物流網絡的話,經銷商也會逐漸被替代成倉配這樣的一個企業,所以倉是全網型網絡里面最不可或缺的一個節點。
因為倉的作用很多,主要可以發揮前置的功能,此外,倉還可以連接配送端形成倉配一體化的生態鏈,同時,在倉的內部運作中,也非常適合一些物流硬件和軟件設施的運用,比如AGV或者是管理系統等等。最后一點,目前在我國,物流倉儲地產是仍一個稀缺資源,在一二線城市拿地是非常的困難的。我們認為高標倉這種的倉儲設施會得到一個發展。物流行業的變革圍繞“倉”進行。
物流模式在新零售驅動下的第二個變化是低溫供應鏈
上個世紀80年代,中國正處于物資匱乏的時代,大家還普遍處于吃不飽的這樣一個階段,商品的質量也不高,21世紀以后,隨著商品變得逐漸的泛濫,商品的同質化變得越來大,讓商品變得獨特,最簡單最有效的一個方式就是它更新鮮,所以說低溫供應鏈就成為非常優異的形成差異化的手段。遠洋資本圍繞著低溫供應鏈重點投了很多企業,比如九曳供應鏈。
物流在未來的另外一個變化是交付模式
這個大家應該很熟悉,隨著供應鏈模式扁平化,在上游會形成原產地直采,向下的話由于前置倉的新城配模式,比如說盒馬在三公里以內配送,基本上30分鐘之內就能送達。
最后也想借這個機會給大家介紹一下遠洋資本在物流產業的整體布局。遠洋資本作為一個投資公司,它其實不僅是專注投一個企業或者做一個項目,我們也非常在乎產業的發展。因為這其實也是依托于我們大股東,也就是遠洋集團在地產開發下的一個背景。
我們遠洋資本作為既是財務投資人,也具備一定的產業背景,我們的優勢是在右圖所示的資金和資源,作為我們的大股東遠洋集團,我們在土地的獲取,土地的開發和建設上面,有得天獨厚的價格優勢,然后再結合我們投資的一些企業,會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閉環,達到雙贏的這樣一個效果。
拆開來講遠洋資本投資分重資產和輕資產兩個部分,遠洋物流地產投資,致力于高標倉的開發、投資。追求差異化的產品設計,因為在物流倉儲這樣一個重資產的投資里,全國范圍內從事相關企業非常多,比如普洛斯、易商等等。怎么通過差異化做出遠洋地產的優勢,我們認為就是冷鏈服務的能力。而在冷鏈的這樣的維度里面,我們有投資鄭明、九曳和間接投資的快行線。
其實我們想實現這樣一個場景:就是貨物出來以后,只通過我們遠洋資本所投資的企業,就可以高效的到達消費者手里。在這個鏈條里,如果在貨物運輸過程中需要倉,我們可以聯系九曳供應鏈;如果這些貨物需要配送,我們會可以聯系壹米滴答和駒馬物流;去年來看,我們基本上在物流這個領域里面,閉環基本上是投的差不多了。
今年我們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我們希望可以通過我們的物流投資進階到對供應鏈領域的投資。因為物流他本身也不是一個單獨存在的實體,它可以連接商流以及信息流聯系資金流,我們希望在未來可以把這些全部打通,成為一個真正的專業意義上的對物流,對供應鏈投資的一個專業化的資金。
我的演講到這里,謝謝大家!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