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OTD-及時交付率,ITO-庫存周轉率及E & O-呆滯庫存是供應鏈管理最關鍵的3個指標,但我總結來總結去,發現,其實供應鏈管理只有一個指標,那就是ITO。
E & O的控制看起來是目的,但實際上E & O永遠都會存在,通過控制E & O,目的是來優化庫存結構,從而達到提高OTD的目的,同時優化流動資產,提高現金流利用率。
OTD也不是目的,它只是手段,通過OTD降低庫存,及時收回AR(應收款),提高庫存與現金流周轉,這才是根本目的。
提高了庫存周轉率,庫存占用資金減少,企業現金流得以提高,現金周期縮短(C2C),財務費用減少;同時庫存下降,流動資產減少,總投資減少,庫存持有成本下降,利潤提升,所以,投資回報率(ROI)得以提高。
所以,從全面庫存管理角度,我們可以用數學函數來表達供應鏈管理幾個指標之間的關系:
TIM公式1 - otd=f( e & o)
TIM公式2 - ito=f(otd, e & o)
TIM公式3 - c2c=a + f(ito)
TIM公式4 - roi=a + f(ito)
這其中,E & O 跟OTD應該是線性關系,跟ITO也是;OTD跟ITO應該是非線性關系。
所以,供應鏈管理的根本要害是優化庫存結構,包括供應商的,自己的,客戶的,甚至是供應商的供應商的,客戶的客戶的。通過合理的利用庫存資源,提高及時交付率及交付彈性,最終達到提高庫存與現金周轉率的目的,從而實現企業現金流的健康與投資回報率的提升。
這就是全面庫存管理的精髓所在,盲目地排斥庫存的說法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只有全面庫存管理,才可能提升整個產業鏈的競爭力。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