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順豐O2O再度引起輿論關注。
仔細研究順豐O2O模式,發現順豐和之前推廣的簡單便利店模式相比,大大改變了很多內容,有可探討之處。
順豐這一波的宣傳攻勢,依然沿襲順豐一貫風格,不接受媒體采訪,只做一輪媒體公關稿的發布。從順豐發布的公關稿的自我宣傳看,有幾個點值得商榷。
順豐怎么評價自己
從實體產品銷售端口向互聯網產品信息端口轉變。順豐新一代便利店“嘿客”在幾十平米的店中,沒有與傳統便利店相似的場景:商品密密麻麻的擺放在貨架上,“嘿客”店內放置的是兩臺電腦與商品二維碼墻。順豐做這事不新奇,1號店也在地鐵干過,效果沒有達到預期。況且便利店便利店,勝在便利,一般供應飲料、小吃和日常的輕消費品,消費者一般都是買了就吃買了就用的需求,這下沒實物,怎么滿足顧客的基本需求?
轉變零售業態,重體驗零庫存。除快遞物流業務、虛擬購物外,‘嘿客’還具備ATM、團購、預售、試衣間、洗衣、家電維修等多項業務。話說便利店沒有了以上的實物擺放的需求,顧客會順帶消費這些其他的服務嗎?況且這些服務哪一項都不新奇,將這些服務打包放在一個便利店里,首先需要重新培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問題,以及在享受一種服務時,可能涉及的如何會舒適地與其他類型消費者共處的服務體驗的問題。
基于大數據進行商業布局。據報道,順豐將依托順豐店全國網點,深入分析每個社區的居民物流消費能力,以做到精準銷售,選址也全部基于該地區的物流數據而定。人人都說大數據,目前用好大數據的企業不多,何況剛涉足零售業的順豐,順豐的數據也僅來自物流數據,零售業在選址和營銷上會涉及多種數據,歷史數據、周邊居民消費數據、房地產數據、第三方數據、競爭對手數據,有的企業會請專門的數據公司,專門搭建數據平臺。順豐的大數據聽起來并不神奇,效果還需要市場檢驗和不斷地修正。
這些都是花哨的宣傳語,據報道順豐O2O的落腳點還是順豐物流大戰略,在這個戰略下,順豐便利店是O2O布局的重中之重,賣什么不重要,關鍵是如何充分盤活順豐固有的資源優勢和基因潛力。
引用業內人士的觀點,順豐便利店的重頭戲是能夠為消費者提供網購O2O體驗服務。其零庫存的設計仍以快遞物流業務為基礎。零售門店的設置依然是為其物流主業服務,是物流主業一種對應的延伸,比如店里標配的JIT預約服務,消費者可以不用支付貨款即可向商家預約,待商品到店后進行體驗后再行購買,無論購買與否配送均由順豐承擔。
順豐意不在O2O、亦不在便利店,而是意在順豐的物流大戰略。如此聽起來,順豐的O2O新奇又別扭,感覺就像隔靴搔癢,沒有撓到癢處。聽一聽來自零售業和順豐的同行的評價。
各界的評價
就順豐開便利店的事,和一位零售業管理高層進行過探討,這位高層認為,順豐的便利店注定不會做起來,零售業看似簡單,里面的內容非常復雜,包括選品、包括物流以及庫存的管理,每個流程里的細節的打磨需要,一是需要配備多年零售業人才的經營;二需要多年經營,獲取小心控制成本、選對商品、通過規模效益才能盈利,從上海便利店此前普遍虧損可見一斑。
一位快遞企業總經理的評價是,順豐的跨界更多是噱頭,他們關注但并不擔憂,“有物流的優勢,并不意味著就可以跨界做電商做零售的生意了”。
這家快遞公司的業務邏輯是,將物流網絡和服務體驗搭建了完善的IT基礎設施上,通過為中高端客戶提供包括IT在內的服務。成為這些客戶的內部物流部門,淡化自己的品牌影響,連快遞單號上都不出現該品牌的LOGO,而是企業客戶的LOGO。在這種邏輯下,這家公司的業務發展很快,吸引了不少銀行、大電商客戶等中高端客戶。
某種程度上,零售業和快遞業的企業的邏輯都在做深,不做廣。從實踐看,很多傳統企業的業務,主要收益來自專業的服務,跨界業務聯合創新的實踐較少,畢竟人們還是需要專業的服務,專業的服務還來自專業公司的提供。而順豐意圖突破兩個行業的邏輯,突破了一般商業常識。從實現手段看,順豐的O2O并不新奇,零售業的生意也并非一朝一夕見效;從落腳點看,順豐意在大物流戰略,物流只是零售業的一項基礎服務,而不是零售業的本質,順風O2O也背離了零售O2O強調的良好的服務、體驗的目標。
順豐的焦慮
從更大的范圍看,順豐此次略顯著急的大動作,呼應了當前快遞行業的大背景,這個行業正在從野蠻生長到做大做強的緊要關頭,各家都處于亟需在未來格局中,占據更大的一席之地的集體焦慮中,順豐的野心顯然更大。
一方面快遞業的集體焦慮感還來自,最近兩年各方資本進入民營快遞行業的局面,投資方也在催化快遞企業內部的戰略、管理等多方的快速變革,順豐2013年9月接受各方投資80億元左右;2013年1月紅杉資本投資中通快遞,投資額3000萬美元;這兩天云鋒基金入股全峰快遞的消息大熱。在一個新格局形成的前期,順豐亟需做一些戰略部署,以期在未來的格局中占有更大的份額。
目前國內電商快遞市場,“四通一達”占據了將近80%的市場份額,剩下的20%由順豐、EMS等其他快遞公司分割,順豐顯然不滿足于中高端市場的份額,未來市場也需要一到兩家全國性布局的快遞企業。
在這種焦慮感的驅動下,事實上除了O2O,順豐也在默默進行兩方面動作:首先是修煉內功,順豐在本業上絕不馬虎。據從某軟件公司處了解到,順豐在本業上,正在打造更先進的管理體系。順豐與IBM合作,尋求的是IBM為FedEx等知名物流公司做項目的經驗,學習FedEx的經營理念、流程設計、IT管理等等。不過這些成功實踐的學習需要一段時間的內部沉淀之后,才會呈現和被市場感受到。
其次是搶奪市場,近期順豐正在通過變相“降價”來爭搶“三通一達”的淘寶快遞市場份額。順豐在此前推出的“電商特惠”基礎上進行升級,新增航空標準的“電商速配”以及“順豐小盒”、“商盟惠”、“綠色通道”等特色服務,打造“惠”系列產品。這次系列產品的最大特點在于“降價”,如“順豐小盒”同城僅為8元,跨省價12元,而順豐普通快件同城首重12元/公斤,續重2元/公斤;普通跨省件雖然每個區域不同,但基本上為50公斤內首重22元/公斤,續重13元/公斤。
引用分析人士的觀點,雖然電商賣家在“四通一達“等快遞公司能拿到首重3-5元/公斤、續重1元/公斤的同城快遞價格,首重6-7元/公斤、續重2元/公斤的跨省快遞價格。“但如果更準時更安全的順豐的價格差別不大,從性價比考慮,不少中高端買家也許更樂意使用順豐。”順豐釋放的信號,讓通達系不得不警惕,順豐也可以更低價。
順豐的O2O、順風修煉內功、順豐降價,都在意圖打破目前快遞業的版圖。不過順豐要做大做強,一需要守住本業,利用管理技術的優勢,提供給上游商家、下游客戶更有服務體驗和價值的服務;二需要時間打造便利店的良性運營;順豐,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