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模式的轉變意味著商業模式的改變,而商業模式的改變需要流程創新的支持。信息和通訊技術是進行流程創新的工具
一家國內企業需要從國外采購原料,通過登錄春宇供應鏈Tradx快貿通云平臺,不僅可以得到供應商的出廠報價,還可以得知從國外工廠運達港口、報關、海運、中國境內運輸等不同環節的各項費用。
消費者需要定制家具,可以先在新居網上輸入自己的房型,從資料庫中調集數十個標準模板,選擇符合自家的房型設計方案,再花兩三分鐘時間根據自身需求重新調整設計,半小時后便可拿出一套個性化的設計方案。
當“果粉”們還在談論iPhone超乎尋常的用戶體驗時,更多研究將目光投向了其背后的供應鏈:不僅在生產領域篩選來自全世界的硬件供應商,還通過一部手機整合了APP服務背后的數百家軟件商或其他服務公司,大大延展了傳統手機的功能范疇。
供應鏈整合、創新正在逐步成為改變產品、服務乃至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推手。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運營及供應鏈管理學教授趙先德告訴《第一財經日報》,供應鏈發展的總體趨勢是“合作共贏”。
“現在的供應鏈發展就是要有效利用知識去整合不同組織的資源,通過有效利用沒有被利用的生產能力,在供應鏈的不同環節避免浪費,降低庫存和縮短供應鏈從頭到尾的提前期,最終實現投入少、產出多、效率高的目標。”
整合的重要性
對于國內企業而言,“整合”意味著“通過互動學習做別人做不出來的產品”。
在趙先德看來,與國外企業相比,過去20~30年獨特的代工經驗賦予了中國企業鮮明的供應鏈特色:自主研發設計比重小,但通過與上下游企業互動學習、整合多方資源,也能制造出具有競爭力的產品。
他將其稱為“整合或組合性的創新”。
而這種整合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解決目前頗受關注的產品質量問題。
隨著全球分工進一步細化、供應鏈上的企業數量日益龐大,某個單一環節上的銜接不暢很容易影響產品質量,從而引發整個供應鏈的動蕩。以震驚全球的美泰玩具召回為例,2007年9月,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商美泰宣布召回675000件中國生產的芭比,原因是其“眉毛上所用的染色劑含鉛量可能超標”。
當時涉及的代工企業為與美泰擁有13年良好合作記錄的佛山利達玩具有限公司,其主要油漆供應商“東興”由于色粉出現短缺,在沒有檢測的情況下直接采購了東莞一家色粉廠的產品,而這個微小環節的失誤最終釀成大禍。事后調查表明,這家色粉廠的無鉛色粉證書、認證資料屬于偽造。
令人唏噓的是,這部分涂料在一個玩具中的成本甚至不足1分錢,但利達為此付出的代價超過3000萬美元,由此帶來的陰影更使得“中國制造”玩具的銷售在很長時間內陷入低谷。
趙先德指出,美泰的失誤在于沒有對供應商信息進行整合,當供應商更換下級供貨商時出現了小問題,但經過供應鏈層層傳遞就被迅速放大了。
“供應鏈很重要的一點是信息透明,雙方要長期合作、共同制定質量標準和流程,并且要有追溯、跟蹤的能力,這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避免質量問題的發生。”他表示。
模式與流程的雙重創新
傳統制造企業的思維往往從產品本身出發,希望借由不斷改善產品功能提升其附加值。但iPhone的成功為人們提供了另外一條發展思路,即產品本身的品質固然重要,但它為顧客帶來的服務才是其獲得認可的關鍵。
趙先德舉了一個例子,消費者購買電視機是想獲得節目內容的服務,如果企業通過產品整合,將電視、機頂盒、上網寬頻乃至WiFi都整體打包提供給顧客,那這項服務將會大大增值。
“首先了解產品在給顧客服務的過程中扮演什么角色,再反向思考怎樣設計、制造、提供產品可以使顧客享受到更多的服務。這個時候就從產品主導的邏輯向服務為主導的思維轉變了。”他表示。
思維模式的轉變意味著商業模式的改變,而商業模式的改變需要流程創新的支持。信息和通訊技術是進行流程創新的工具。
在這方面,尚品宅配可謂個中翹楚,它的前身是一家名為“圓方軟件”的家裝設計軟件企業。在10年為全國家具企業提供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圓方軟件不斷滲入各個廠家的制造、分銷、銷售流程,也逐步開始了解客戶需求,并且積累了數萬名設計師資源。
在此基礎上,一個面向最終用戶的平臺—新居網誕生了。該平臺上不僅有豐富的“家具產品庫”“房型庫”,還整合了最終用戶、設計師和制造商,使它們可以相互提供服務。
在平臺模式下,許多行業經驗和知識被顯性化了,手工流程轉變成了計算機可以操控的流程,由此甚至衍生出了“大規模定制”的模式。
不同于普通定制的高度個性化,“大規模定制”將產品設計成標準化的模塊,通過不同的組合方式實現“以往經驗總結+個性小變化”的定制。供應鏈一部分活動按過去經驗預測進行,另外一部分按顧客定制化的要求進行。前者強調規模效應,后者強調快速滿足客戶的獨特需求。
而這正是“模式和流程雙重創新”的直接成果。
但應該看到的是,雖然有部分企業立足國內市場實現了供應鏈的整合創新,但60%~70%的中國企業在全球供應鏈里扮演的還是非常狹窄的制造加工商角色,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仍十分薄弱。
對此,趙先德的建議是“立足全球視野、整合全球資源,到國際市場上去拓展銷售渠道、提供分銷服務,才能提高企業乃至整個產業在全球的競爭能力”。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