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廈門市800多名工商干部統一配備了新的執法裝備食品安全電子監管終端,從貨架上隨機取下一件食品,用這個手機大小的設備掃描一下條碼,食品的進貨渠道是否合法、有沒有過保質期等一目了然。
從小本記賬到電子臺賬、從人工巡查到網上監管、從拉網排查到電子溯源……近年來,各地工商部門紛紛立足本地實際,通過為食品裝上“電子標簽”,并納入電子監管體系,初步實現了對流通環節食品的全程監管、問題可溯。
我國食品經營主體數量較多,初步統計目前已超過500萬戶,小、散、亂問題突出。面對這一現狀,各地工商部門紛紛構建電子監管體系以提高監管效率,除新疆外,貴州、安徽等地工商部門也在市場巡查和日常監管中運用了無線網絡執法平臺、移動查詢終端等現代科技手段,實現了網上預警防范和應急處置。
源頭可控、去向可查、問題可溯、責任可追,這是流通環節食品安全電子監管體系的最大優勢。通過對食品采購、貯存、運輸、銷售、退市等環節的全過程電子監控,工商部門能夠快速追蹤問題食品的來源去處,將其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圍。
目前,我國山東、廣東等地工商部門也基本實現了本地區流通環節食品溯源管理。近日,北京市工商局開始在全市范圍內對10萬余戶食品類經營者免費安裝、維護電子臺賬。工商總局也正加緊構建從總局到工商所縱向貫通、橫向連接的監管網絡。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