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有快遞公司專門開在人跡罕至,一年也收不到幾份快遞的地方嗎?你開玩笑,這還能掙錢嗎?中國郵政就是那個特例。
最近“這里是中國郵政”的話題上了熱搜,里面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只要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土范圍內都能送到,在很多人的印象里,中國郵政一直都是不賺錢,干不過三通一達和順豐,甚至一直在虧錢的企業。的確郵政一開始是虧錢,但如今人家已經是坐擁百萬員工,五萬個營業網點一年營收超過六千億的大公司,從曾經一年虧損一百七十九個億的敗家子,到如今全球最會賺錢的快遞物流公司。十幾年的時間,中國郵政是怎么一步步完成這場翻身仗呢?
這一切都要從他的前身說起。在那個沒有電話和網絡的年代,人們想要和異地的親友聯系,只能通過寫信、發電報的方式,于是就把可以寄信發包裹的地方統稱為郵電局。到了八十年代,郵電局為了幫助每一位身在異鄉的人郵寄工資和思念,效仿國外的同行開設起了特快專遞業務(EMS),也就是郵政業務,并且在全國各地幾乎各鄉鎮上都開通了郵政網點。
但當時的基礎設施并不完善,既沒有條條暢通的高速公路,也沒有專門的運貨物流和信息系統。一封信可能要送上一個月才到,效率低還是成本高,這就導致郵政業務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它都處于虧損。不過好在電話沒多久開始普及了。郵電局的電信業務負責起家家戶戶安裝電話和收電話費的工作,每年都能掙不少錢。郵電局就拿著電信業務賺來的錢去補貼郵政業務。但隨著互聯網的誕生與普及,人們去郵電局寄信的頻率是越來越少,郵局的虧損是越來越多。
一九九七年一年甚至虧損了一百七十九個億,位居全國國企虧損之首。關鍵的是九七年的一百七十九個億,電信終于是忍不下去了,我辛辛苦苦的賺錢,你卻忙著敗家,于是一氣之下吵著要跟郵政分家。
一九九八年郵政與電信分開經營是自負盈虧,但實際上賺錢的業務都被電信帶走,留給郵政的只有不賺錢的快遞物流,以及給農民工朋友們異地寄錢的中國郵儲,日子是相當艱難。為了讓郵政能活下去,國家出臺了8531計劃,也就是從一九九九年到二零零三年分別給郵政補貼八十億、五十億、三十億、十億。但光靠補貼是治標不治本的。
中國郵政必須得想辦法自己造血。我們在各鄉鎮都有那么多郵寄網點,現在的用戶用我們大多也都是寄錢,為什么不成立銀行呢?這樣錢也不用寄了,直接匯款就好了,不僅方便了他們,我們還能開展金融業務啊,就這樣中國郵政硬著頭皮將業務分成了三大塊,郵政業務、寄遞業務和金融業務依靠著鄉鎮網點覆蓋率百分之一百的優勢,郵儲銀行很快就發展了起來。
在郵政業務每年虧損百億的情況下,二零零一年中國郵政還盈利了六千零八十五萬元。二零零七年,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發展速度快到不可思議。二零一三年底,資產規模就已經達到了五點五八億,營收規模達到一千五百四十四億,在世界五百強里中國郵政也進入了前一百名,那是非常爭氣。
看到這里可能有人想要問了,這掙錢的還是郵政儲蓄啊,這不是和之前一樣嘛,只是以前是電信賺錢養家,現在換了頂梁柱,郵政業務始終在啃老,為什么不干脆關掉,去用那些物流速度更快的民營快遞企業不就好了,但問題是能關嗎?答案是不能。且不說關掉后偏僻山區的家人從此收不到你我的牽掛。就單論郵政的強大,我們就算是賠錢也得把他留下。
他具體有多厲害呢?中國郵政是國內安全性最高的快遞郵政體系。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個人檔案、身份證、政府文件等重要檔案都是由EMS運送。因為郵政有專門的車輛來運送這些機密文件,其安全性相當于運鈔車。要是由民營企業來運送半路丟了影響太大,除了機密性上如何取代郵政在鄉鎮和偏遠地區的網絡布局也不是民營企業可以比擬的。
全球五點四萬處郵政支局所中,有百分之七十四都分布在農村,配送到這些地方,可能需要的是郵遞員趕驢車,劃小船,穿雪山,甚至徒步幾十公里,也就是這樣龐大完整的網絡體系,一度讓中國郵政背上了“龜速”的罵名。而這之中有很多人沒有搞清楚郵政小包和速遞物流的區別。郵政小包就是那種幾塊錢就能全國郵的產品,號稱只要有人的地方就能送到,所用的是很早以前的物流網絡路線比較密集,不能保證時效。也正因為這個業務才導致大家覺得郵政很慢,但是速遞物流也就是EMS它不一樣啊。
他對標的是順豐這類專業性的快遞公司,特點就是速度快。但由于EMS在全國網絡中并沒有做到全覆蓋,這就導致了有相當一部分EMS最后還是要通過小包的渠道進行配送。有些郵遞員是既要送EMS也要送郵政小包。結果導致送的不夠及時,原本不該享受EMS待遇的郵政小包卻有可能快速被配送,最終加劇了郵政的負面影響。
不過從二零一八年開始,郵政就成立了寄遞事業部,整個EMS和郵政業務在全國設立了十二萬個物流網點,九十五萬名員工,三十二架貨運飛機,二百九十二輛火車郵箱,還有七點一萬輛郵運汽車,并且已經開始啟用智能機器人分撿系統,試水無人機投遞包裹,開通無人機郵路的試運行。前幾年還成功試飛水陸兩棲無人機,完成首次跨海運郵,努力在配送速度和服務質量上比其他的快遞公司齊頭并進。
如今各大民營快遞公司都在搞下沉,差不多最后一公里。紛紛開始滲透到農村,但在新疆、西藏等偏遠地區,民營企業虧本的代價太大了,只有中國郵政哪怕一個月只寄一封信,一個快件,也會在郵編能到達的地方設立郵路。我想民營企業和國家隊的區別就在于,一個是收錢幫你做事,而另一個是虧錢,也將為你服務。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