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徐州市民營中小企業目前發展的現狀概述
中小企業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繁榮經濟,增加就業,推動創新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快速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已經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和重要戰略機遇期。
最近幾年徐州市中小企業增長速度明顯加快,發展潛力得到提升、呈現出量質齊升的良好態勢。一是規模總量迅速擴張。截止2012底,徐州市私營個體工商戶達到35.6萬戶,比去年底增長1.9%,增幅居全省第2;注冊資本1950億元,比去年底增長6.7%,增幅全省第1。二是發展實力穩步提高。形成了一批裝備先進,科技含量高,市場含量高,市場競爭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并且一些骨干型中小企業成功上市,拉動了當地經濟的快速增長。三是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全市中小企業從一般加工制造、批發零售等傳統行業,加快向高新技術產業、現代服務業等領域擴展,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品和服務比重持續增加,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牌數量不斷增多。四是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全市基本形成了以三會、三中心、一線、一團為核心,以創業輔導、信息咨詢、融資擔保等八大平臺為框架的中小企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可以說,全市中小企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推動了現階段經濟的增長,更為徐州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然而,伴隨著全球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意外沖擊,歐美主權債務危機的擴大,歐美市場萎縮;國內資本要素的上漲,宏觀調控的緊縮,結構性問題的挑戰;管理水平滯等使中小企業面臨著新一輪的“嚴冬”。
二、供應鏈管理相關理論
供應鏈是指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控制,從采購原材料開始,制成中間產品及最終產品,最后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將供應商、制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網狀結構和模式。如供應鏈的結構圖1。
供應鏈由所有加盟的節點企業組成,其中一般有一個核心企業。節點企業在需求信息的驅動下和信息共享的基礎上,通過供應鏈的職能分工與合作,以資金流、物流和服務流為媒介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不斷增值。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有效性管理,表現了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的優化。整合并優化了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
三、供應鏈管理模式給民營中小企業帶來的優勢
(一)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夠優化物流管理環節,快速響應市場
在供應鏈環境下,除做好企業內部的物流管理外,應將關注的焦點放到整個供應鏈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物流管理功能的集成上,使之形成類似“虛擬組織”的物流管理。其目的是使整個供應鏈上的資源共享,獲得最佳配置,保證供應鏈企業之間運作的同步化、并行化,并具有快速影響市場的能力。目前,世界已有許多大型企業將產品的零部件等外包給各地的生產商,然后,通過全球物流網絡將這些零部件發送到一個配送中心,由它組裝成產品后發運給用戶。民營中小企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平臺來達到優化資源配置,快速對市場需求作出響應。
(二)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夠提升民營中小企業融資能力
一直以來,民營中小企業發展過程中的融資問題都是各地區關注的重點。受金融危機、國內持續通貨膨脹,資本因素上漲、宏觀調控收緊等因素影響“長三角,珠三角”地區大量的民營中小企業倒閉。而很多倒閉企業都是因為融資難。供應鏈管理模式中的“橫向一體化”思想,能讓民營中小企業利用鏈條上其他企業的資源快速響應市場需求,避免自己投資到來的基建周期長等問題,優化了民營中小企業的資產結構,提高了民營中小企業的資產利潤率,能有效解決民營中小企業間接融資難的問題。并且供應鏈管理模式強調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這種紐帶在一定程度上也拓寬了民營中小企業直接融資的渠道。
(三)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夠優化庫存控制,減少庫存成本管理
企業設置庫存是為了保證生產和經營過程的連續性。庫存起著蓄水池的作用;通過設置庫存可以避免由不確定性引起缺貨而造成生產和經營過程的停頓。供應鏈上的庫存有兩種:一是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庫存,二是物流過程中的庫存。這兩種庫存的大小都與供應鏈上信息的不確定性有關。為了減少不確定因素對對民營中小企業庫存的影響,關鍵在于加強民營中小企業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增加信息的透明度和實時性。而在供應鏈管理環境下,企業目標轉向供應鏈網絡,企業間的信息通過網絡形式傳遞,對民營中小企業來說,這是一種信息多源的傳遞和反饋過程,供應商、制造商和分銷商可以通過全面交換信息、共同協商,謀求整體庫存水平最低,實現零庫存。
(四)供應鏈管理能夠幫助民營中小企業快速定位市場機會
現階段的供應鏈管理在計劃和決策上特別強調實時的可視性和前向的可預見性,以及供應鏈流程管理和事件管理的能力。這種特點能有效解決民營中小企業由于自身條件限制而導致的市場預測能力差、市場反應能力差的狀況,幫助民營中小企業快速把握市場機遇。
(五)供應鏈管理模式能夠提升民營中小企業市場競爭力
民營中小企業因為規模小,技術更新力度不足,生產產品品種單一,不善于進行品牌經營,所以在市場上一直是弱勢群體。而供應鏈管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改造和集成業務流程,與供應鏈及客戶建立協同的業務伙伴聯盟,實行電子商務,能夠大大提高民營中小企業的產品在低成本、高質量、早上市諸方面的競爭優勢,是民營中小企業適應復雜多變的外部市場環境。
四、徐州市民營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現狀分析
(一)觀念上缺少成熟的供應鏈管理思想
由于傳統的自然經濟影響使人們長期受陳舊的思想影響,“大而全、小而全”的經濟結構就是傳統觀念的產物。在徐州的民營企業里,這種陳舊的觀念很普遍,從許多民營企業的運作方式來看,企業與企業之間是孤立、封閉的,不管是大企業還是小企業,“全能式”模式普遍存在。同時大多數中小企業內部管理的非標準化,導致了建立在標準化基礎上的管理軟件在實施中存在一定的難度。許多民營企業為按照標準的字段、類型和長度建立商品信息數據庫,影響了供應鏈成員的信息交換和共享。由于供應鏈缺乏足夠的可視性,許多企業將本應與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共享的信息,當做“寶貴的信息資源加以保密,造成信息流的人為阻滯而中斷,不能使信息高度準確地傳遞,就會帶來一系列問題。
(二)建設上供應鏈信息系統的資金不足
實行供應鏈管理需要現金的信息技術作為支撐,需投入大量資金進行信息系統改造。目前徐州的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因供應鏈管理技術的實施費用太大,自身資源有限,花費巨額資金添置硬件設備、建立應用系統,感到力不從心。即使在供應鏈管理上投資也只是枝枝節節,沒有做出足夠的重視,感覺在上面投資過多,未來的預期很難確定,缺乏前瞻性。
(三)運作上供應鏈合作缺乏穩定性
供應鏈是一種面向市場的機會,借助物流關系建立起來的“鏈式”組織,供應鏈中企業雖然是是合作伙伴關系,但由于每個企業都是獨立經營的,企業的戰略目標、經營方式以及企業文化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因而,供應鏈企業之間的合作受多種因素影響,每個企業在合作之中考慮的最多的是單個企業的利益。因此,企業之間也存在不同的矛盾,這些導致了供應鏈的不穩定,缺乏對其成員間強有力的行政和經濟控制手段,極易發生鏈上的成員背叛合作承諾的不利情形,進而造成供應鏈合作關系的不穩定及經濟利益損失。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講,由于買方市場份額有限,競爭激烈,利潤不高,因此,更容易出現上述情況。
(四)效果上供應鏈運作效率不高
供應鏈效率是對供應鏈整體運作效率以及滿足最終目標程度的表述。目前徐州的民營中小企業在供應鏈效率上普遍不高,存在諸多缺陷。如在供應鏈協作中,總是涉及一系列公司,除原材料供應商外,每一個企業都從其直接的前驅公司訂貨,呈現前后相連:都包含有前趨和后繼間的訂貨問題。還有一些民營中小企業由于掌握供應鏈的信息程度偏少,呈現需求趨勢反應遲緩,造成無法更快的向市場投放供應品。同時,一些民營管理者對其所有的產品品類的管理抱著一視同仁的態度,對變化的與穩定的品類保持同樣的庫存水平,銷量大的品類和銷量小的品類采取同樣的物料處理方法,這樣一來,減少分銷成本的機會就喪失了。
五、徐州市民營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實施的策略
(一)從觀念上把推動和實行供應鏈管理作為徐州產業政策的主要內容
徐州市政府應該把推動企業實行供應鏈管理作為未來產業政策的重要內容。為了促進民營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的發展,政府應明確提出,發展現代物流、連鎖經營和電子商務要以形成更加有效的供應鏈管理為方向,并依照這一產業導向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企業為優化供應鏈管理而建立戰略聯盟。同時,政府還應建立以道德為支撐、以產權為基礎、以法律為保障的社會信用制度,盡量公開政府掌握的大量信用信息,在全社會營造誠信氛圍,使企業之間在建立供應鏈關系時,具備良好的信用基礎和透明的信用預期等。
(二)加強民營中小企業信息化建設
現代供應鏈管理是以信息共享為基本前提,重視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以使供應鏈高效率地反映市場的需求。民營中小企業實行供應鏈管理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促進信息在供應鏈內的流動,擺脫企業的信息孤島地位,消除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合作壁壘,實現與供應鏈其他成員的集成化和一體化,民營中小企業不斷提升信息技術時也是實施供應鏈管理的必要前提。面對與供應鏈節點企業在信息傳遞和共享上存在的問題,民營中小企業應順應基于物聯網的信息系統普及的趨勢,加強信息化建設。鑒于資金短缺、人力資源稀少、技術落后,民營中小企業可與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進行信息化建設或參與企業、政府合作計劃,充分利用供應鏈中的資源以提升自身的實力。
(三)與符合企業要求的節點企業建立新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傳統的供應鏈成員之間的關系是純粹的交易關系,各方遵循的都是“單向有利”原則,考慮的主要是自身的既得利益,而不考慮其他成員的利益。隨著社會分工日益深化,企業之間相互依賴關系不斷加深。民營中小企業應清醒的認識到,依靠自身力量在競爭中獲得優勢已越來越困難。為避免在供應鏈運作中處于被動地位,企業應評估供應鏈中合作伙伴的情況,考慮參與供應鏈的各企業的整體利益,建立以實現供應鏈成員企業雙贏乃至多贏為目標的伙伴關系,并通過建立這種關系以達到最大化的發揮整體資源效益、降低企業的運作成本、快速響應顧客需求、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的。
(四)建立民營中小企業供應鏈管理人才隊伍
我國供應鏈管理的理論和時間起步較晚,相關人才短缺。民營中小企業尤其缺乏既熟悉生產技術和企業管理知識、又懂得計算機知識和實務操作的人才。為了適應供應鏈管理的發展趨勢,民營中小企業應以實現長期利益為目標,制定優惠措施,吸引相關人才加入供應鏈管理隊伍,為企業實現長遠發展奠定人才基礎。
(五)加強客戶關系管理與創新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模式是以顧客滿意度最大化為目標,對顧客的需求及其變化做出快速的反應,以較低的經營成本實現產品的零配件在生產企業之間,產成品和服務從供應商到客戶之間的高效率流動。隨著顧客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需求的不確定性大大增加,民營中小企業將面對的是一個變化迅速且無法預測的買方市場。顧客戶的需求、消費偏好、購買習慣、意見等是民營中小企業謀求競爭優勢所必須爭取的重要資源。隨著以產品服務化理念創建服務供應鏈概念的提出,民營中小企業應充分發揮靈活的優勢,盡快適應市場的需求,更好的識別顧客服務成本和相應的利潤率,從戰略高度重視滿足顧客的需求。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