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路電商紛紛嘗試生鮮購、水果購,冷鏈運輸也不知不覺地來到了我們的身邊。9月9日,順豐速運旗下全球美食優選網購商城對外宣布,華東、華南倉庫正式投入使用,配送范圍擴至全國37個主要城市。與此同時,杭州、上海、無錫等11個城市還開通了生鮮商品配送。這廂,順豐風風火火地擴大自己冷鏈食品的配送范圍,那廂聯邦快遞也新推出了一項“冷藏運輸包裝選項”,做起了醫療保健的冷鏈服務。
跟著冷鏈物流市場這塊“蛋糕”的規模越來越大,冷鏈物流也被徐徐細化。有數據顯示,冷鏈宅配近年的增速在100%以上,是物流業的下一個增長點。事實上,目前冷鏈物流企業主要在供貨商與銷售網點之間進行物流配送,冷鏈宅配業務占比極少。中國冷鏈宅配沒有一個現成的贏利模式可鑒戒,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而要達到歐美等成熟市場的水平,更是有很大的晉升空間。
各大物流加大冷鏈投入
這一次順豐優選的華東、華南倉庫投入使用之后,順豐優選的常溫配送范圍擴至杭州、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蘇州、武漢、南京等37個主要城市。于此同時,杭州、上海、無錫等11個城市還開通了生鮮配送,即冷鏈服務。據順豐優選方面透露,目前為了完整冷鏈服務,順豐已經在一部分普通的快遞車里,安裝了冷凍柜,“一般一個冷凍柜可以裝下6-7個和鞋盒差不多大小的包裹。”另外,包裹里搭配的冰袋也是順豐整個冷鏈的一部分,但凡是送到顧客手里的冰袋,順豐都不會進行收回。而關于這一部分的成本問題,順豐優選方面并沒有給出明確回答。
無獨有偶,就在順豐大刀闊斧地擴大自己冷鏈配送范圍之后,聯邦快遞也新推出了一項“冷藏運輸包裝選項”,做起了醫療保健的冷鏈服務。該項服務可為需要溫度控制在2-8℃的貨件提供96小時的冷藏環境。目前,該服務已在澳大利亞、中國大陸、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日本、韓國、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中國臺灣、泰國和越南等13個亞太區市場投入使用。據聯邦快遞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服務不僅僅局限于醫院與醫院之間的使用。“如果有機構、個人需要特殊的藥品運輸,或者醫院與患者之間需要這類運輸,都可以和我們聯系。”
而為了配合這個服務,聯邦快遞還推出了一款,由第三方公司提供專利技術的“冷藏箱”。該冷藏箱中有一個激活按鈕,按下后無需使用凝膠包或干冰就可以實現在五分鐘之內將溫度調節至4攝氏度,且可以循環使用。“用完之后,我們會進行回收。”不過和順豐一樣,聯邦快遞方面并沒有具體透露這個冷藏箱的制造價格。
冷鏈熱原因:生鮮電商競爭力
2013年的“燒烤夏日”,也使冷鏈成為電商圈“熱氣蒸騰”的主題:今日,1號店在北京正式推出生鮮品類,運營頻道命名為“1號生鮮”;京東的“自營”生鮮頻道也初定在9月上線;而7月2日,天貓已試水生鮮配送;7月底,蘇寧易購也以“陽澄湖大閘蟹”開啟了其涉足生鮮網購的大幕……大型電商正在把生鮮電商作為戰略熱點。
生鮮背后,是對電商們一整套復雜供應鏈體系的考量,而冷鏈物流才是生鮮電商的真正競爭力所在,但是冷鏈物流的發展,也離不開生鮮電商的成長。“冷鏈其實一直在某些特殊的行業內存在,只不過生鮮、水果品類的食品購物,讓冷鏈為普通消費者所熟識。”著名電商觀察員魯振旺表示,正是電子商務帶動了冷鏈的發展。
“就像目前順豐的冷鏈服務主要是服務于順豐自己旗下的順豐優選網站。可以說,順豐在運用自己旗下的優選的訂單來帶動它冷鏈的發展。”此外,魯振旺覺得,目前冷鏈的發展仍處于和電子商務融合的階段,“雖然,目前部分其他網站的訂單,也會用順豐的冷鏈物流來配送,但那類訂單畢竟還比較少。順豐冷鏈目前還處于一種前期融合狀態。而且國內還有其他物流公司在做冷鏈。冷鏈在電商行業的具體形態還不明顯。”魯振旺說。
另外他表示,并不是每一家快遞公司做冷鏈都可以成功的。“其實,不難發現,冷鏈運輸的貨品基本都比較高端。如果一家物流公司沒有穩定客戶群,隨意發展冷鏈是比較危險的。”
專家
冷鏈或成為未來快遞企業業務的新增長點
對于物流公司紛紛試圖在冷鏈物流“藍海”里淘金的動作,國家物流網首席顧問徐勇認為,“冷鏈是未來快遞業的發展方向。”徐勇說,盡管目前國內可以找到的冷鏈,只有UPS、聯邦快遞和順豐速運三家,但冷鏈可能會成為快遞企業未來新的增長點。“冷鏈屬于快遞行業下面的一個細分市場,本身并不大。但是,無論是像順豐優選這樣的生鮮食品的運輸,還是聯邦快遞在醫療方面的冷鏈運輸,在未來都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所以,冷鏈這一塊的前景還是很不錯的,甚至可能成為快遞企業未來新的增長點。”徐勇說。
談及資金投入,徐勇表示:“做冷鏈肯定需要強大的財力支持。順豐目前的冷鏈服務主要集中于北、上、廣、深等東部地區,可以說并沒有大范圍推廣。”
另外,徐勇覺得,做冷鏈可以說是快遞企業的轉型升級。“可以這么說,快遞公司通過冷鏈在往產業鏈的上游走,所以冷鏈給快遞公司帶來的不僅僅是業務范圍的擴寬,更多的是轉型的附加價值。”
誰最先擴大冷鏈范圍,誰就有可能成為快遞行業的龍頭老大呢?“這個還不好說,目前國內的‘三通一達’走的還是倉配一體化的路子,即倉儲和配送一體化。和順豐優選物流+貿易還是有差別的。只能這么說,未來各家物流企業的差異化會越來越大。大企業會綜合化、中型企業專業化、小型企業個性化是總體的方向。我估計到2020之前,國內市場上的主流物流企業仍舊會在8家左右,而一些小型的物流公司,可能轉型為市內達。”徐勇說。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