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國冷鏈物流行業迅速發展。首先,以龍頭農產品加工企業為母體的冷鏈物流發展穩定,充滿信心;其次,各種投資機構持續關注并繼續熱情投資著冷鏈物流這個領域;再而,不斷出臺的利好政策;以及持續的行政支持為行業添柴加薪。現在,讓我們來對2011年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進行盤點,回顧2011年一整年冷鏈物流行業發展的十大關鍵詞。
【關鍵詞】冷鏈物流 冷庫建設 速凍食品 “十二五” RFID 冷藏車 醫藥冷鏈 冷藏集裝箱 冷庫氨氣泄漏 二氧化碳
冷鏈物流
目前,我國規模化、系統化的冷鏈物流體系尚未形成,與發展現代農業、居民消費和擴大農產品出口的需求相比仍有差距。突出表現在:鮮活農產品冷鏈流通的比例仍然偏低;冷鏈物流基礎設施能力嚴重不足;冷鏈物流技術推廣滯后;第三方冷鏈物流企業發展滯后;冷鏈物流法律法規體系和標準體系不健全;冷鏈物流的科研投入和科技創新相對滯后;掌握冷鏈物流技術的科技人才嚴重缺乏。
冷鏈物流是我國現代物流運輸業當中最具活力以及最具發展潛力與發展空間的一個亮點,它的未來發展趨勢將會朝向綠色、環保、優質、安全、快速、低成本運作并逐步形成產業化這樣的目標方向發展。如何快速健康發展冷鏈物流,是我國一個緊迫的課題。發達國家在這方面有許多值得學習和借鑒的經驗,可為我國冷鏈物流的健康快速發展和政策措施制定提供參考依據。
冷庫建設
2011年,我國冷庫建設發展十分迅速,主要分布在各水果,蔬菜主產區以及大中城市郊區的蔬菜基地,如上海、江浙以及湖北、河南等地,重要的運輸港口的冷庫需求量也比較大。農業產業化發展,加快了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及冷凍冷藏迅猛發展。同時對冷庫噸位,規模和形式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制冷行業的發展,在食品生產加工儲藏中,采用新的冷庫模式。它以全新的建筑理念既標準化、模塊化、工廠化等替代了原有冷庫類建筑的建造模式及運營方式。
作為冷鏈物流的一個重要節點,冷庫是具有冷凍和物流雙重屬性的設施,但是由于在長時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冷庫只是起到一個低溫儲藏倉庫的作用,是一個解決節假日食品計劃供應的設施,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冷庫的冷凍品原料、加工、以及冷凍成品的移動流程比較簡單,以至冷庫的物流屬性長時間被其冷凍屬性所覆蓋。
速凍食品
一場“細菌門”風波讓速凍食品遭遇“寒冬”。繼思念和三全速凍食品被查出不合格之后,國內速凍米面食品行業排名前列的品牌大佬,都被查出質量安全問題,且都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超標,這引發外界對速凍食品行業整體食品質量問題的關注。除了速凍食品標準問題,速凍行業冷凍鏈條能否滿足行業發展也成為熱議話題。
11月24日衛生部發出通知,《速凍面米制品》新國標將于12月21日起正式施行,在新國標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將由不得檢出變為限量檢出。公眾難免質疑,食品標準是否再次陷入“降低門”,前期企業召回的產品是否會繼續流向市場,未召回完的產品是否就不再繼續召回了?速凍食品還能讓人吃得安全放心嗎?
“十二五”
《農產品冷鏈物流發展規劃》規劃明確提出農產品冷鏈物流“十二五”發展規劃:即到2015年,建成一批效率高、規模大、技術新的跨區域冷鏈物流配送中心,冷鏈物流核心技術得到廣泛推廣,形成一批具有較強資源整合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核心冷鏈物流企業,初步建成布局合理、設施先進、上下游銜接、功能完善、管理規范、標準健全的農產品冷鏈物流服務體系。肉類和水產品冷鏈物流水平顯著提高,食品安全保障能力顯著增強;果蔬冷鏈物流進一步加快發展。果蔬、肉類、水產品冷鏈流通率分別提高到20%、30%、36%以上,冷藏運輸率分別提高到30%、50%、65%左右,流通環節產品腐損率分別降至15%、8%、10%以下。
RFID技術
RFID技術的核心是標簽上的EPC(產品電子代碼),由于EPC提供對物理對象的唯一標識,所以利用EPC可以實現貨物在整個冷鏈上貨物的物流跟蹤,而且RFID溫度標簽還可以提供溫度的監控,保證了冷鏈物流中貨物的質量安全。應用RFID技術后,生鮮食品從生產開始,它在供應鏈上的整個流動過程都會被及時、準確地跟蹤,做到透明化。
物流運輸由卸裝、包裝、保管一直到輸送都必須有實時可視化的溫度控制,才能維持原來的價值,讓用戶吃得放心、用得舒心。冷鏈物流中完整記錄物資所處環境的溫度,對于其保鮮以及問題原因的調查有著積極的作用。結合RFID和現代傳感技術的溫度標簽,能夠在物資身份識別的同時又能對其所處環境溫度進行測量和記錄,實時地判斷物品在儲運過程中環境溫度是否超出允許范圍,實現品質全過程可追溯。
冷藏車
與發達國家比,我國的冷鏈流通率還存在很大差距。據了解,歐美等發達國家肉禽冷鏈流通率已達100%,水果在95%以上,而我國肉禽、水果的冷鏈流通率僅為15%和5%。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約有1/4的水果和1/3的蔬菜在中轉運輸及存放過程中腐爛變質損壞,價值高達750億元。
中國冷藏車的保有量僅占公路貨運車輛的0.3%,這是造成冷鏈流通率較低的重要原因。美國平均每500人就有一輛冷藏車,而我國平均3萬人才有一輛冷藏車,冷藏車的保有量僅為4萬-5萬輛。十二五期間,國家提高了冷鏈流通率及冷藏運輸率的發展目標,這將給發展緩慢的冷藏車企業帶來機遇。
醫藥冷鏈
目前我國醫藥冷鏈物流規范缺失,缺少具有執行力的冷藏藥品質量監控體系,缺乏先進的冷鏈物流裝備,無法確保冷藏藥品在流通中的品質;運輸過程中,難以做到對冷藏藥品溫度的實時監管;整個冷鏈供應鏈斷鏈情況嚴重,且行業惡性競爭,埋藏極大隱患。
11月24日,全國物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冷鏈物流分技術委員會副秘書長王鈾在第三屆中國疫苗行業峰會上表示,疫苗行業冷鏈物流規劃已經完成,并已上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預計將于2012年2月公布。王鈾表示,疫苗冷鏈物流規劃要求疫苗企業在2013年2月前完成冷鏈運輸升級,拋棄傳統的泡沫型冷運設施,并建立冷鏈信息監管平臺。
冷藏集裝箱
格力電器推出了中國首臺集裝箱制冷機組,打破了歐美空調企業對這一領域的壟斷,填補了我國集裝箱空調產品的空白。據了解,格力集裝箱制冷機組適用于國際貿易中畜牧產品、水產品、蔬菜、水果、鮮花、冰淇淋、珍寶文物、醫療用品等對溫度和濕度有特殊要求的貨物,徹底解決了國際貿易中因為長途運輸、環境溫度變化大而造成的貨物新鮮度降低、營養流失、視覺和味覺品質降低、價值降低等問題,為國際貿易長途運輸提供了一個更加高效節能的解決方案。
目前,由我國生產的冷藏集裝箱數量達7.16萬臺,占世界總產量的70%以上,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最大的冷藏集裝箱生產國和出口國。
冷庫氨氣泄漏
5月17日,位于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白峰鎮永發冷凍廠內發生氨氣泄漏事故。
6月9日,娃哈哈(樂維)基地有限公司一制冷車間制冷機房儲量為30噸的液氨發生氨氣泄漏。
6月11日,正定滹沱河小區內一冷庫氨氣表損壞導致氨氣泄漏。
11月13日,齊齊哈爾市圣龍食品有限公司制冷車間氨氣罐發生泄漏。
二氧化碳
中國第一家用二氧化碳進行冷凍、冷藏的商場用3噸二氧化碳替代了近1500公斤的氟利昂,大大降低碳排放。
采用綠色環保天然制冷劑二氧化碳來替代傳統的破壞地球臭氧層和產生溫室效應的氟利昂類制冷劑,是一種國家積極所倡導的“低碳”制冷技術。在平均溫度低于20℃時,二氧化碳商用制冷陳列柜比傳統產品的能效大幅提升16%,可實現節能與環保并重的綜合目標。與傳統的R404A制冷系統相比,二氧化碳制冷系統具有綠色環保、益于食品安全和結構更緊湊等特點。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