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網絡
自202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低空經濟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多省搶灘新賽道,形成新浪潮,而在低空經濟里,商業應用落地最廣泛的場景是物流,那么,物流企業如何抓住這一機遇,如何在低空經濟產業鏈里發揮重要作用呢?哪個企業能拔得頭籌呢?本公眾號曾于2024年03月01日登載【原創】文章《低空經濟元年的物流機會》可與本文互補,有興趣的讀者,可查閱。
一、低空經濟日新月異
低空經濟的概念并不算新,過往十幾年,每三四年就有一波“低空經濟的春天來了”的故事,但上升到戰略高度,今年是第一次,這次行業拐點的氣氛,似乎比以往更強烈。
目前,不少觀點認為,當下的低空經濟類似于2015-2017年的新能源汽車,具備產業導入期疊加政策支持期的雙重特征,且國內配套的產業鏈優勢正在逐步強化,具有形成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契機。
進入2024年,在政策紅利和市場需求“雙輪驅動”下,低空經濟發展迅猛,其內涵與外延有較大的拓展。原有相關概念的包容性與準確性已顯不足,賦予新的內涵水到渠成,低空經濟的新定義突出了兩個要點,一個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另一個是“綜合性經濟形態”。
“低空飛行活動牽引”,就是輻射帶動制造、保障等上下游產業和其他相關產業的發展;而“綜合性經濟形態”,則是說其橫貫一二三產業,涵蓋上中下游整個發展鏈條,具有“多領域、跨行業、全鏈條”特點。
對于低空經濟,我們不少人可能有誤區,認為就是無人機,其實,低空經濟兩大支柱產業是有人機產業和無人機產業,也就是“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使低空經濟在主體上體現為一種“組合式”經濟形態,核心是航空器與各種產業形態的融合,但是,我們也要看到,規?;瘧玫臒o人機對有人機的替代程度將逐步提高。
地方政府正全力搶占低空經濟這個新賽道、培育新質生產力,努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低空經濟發展高地。對于地方政府來說,低空經濟發展包括低空制造能力、應用水平、產業生態的全面提升,從而帶動地方經濟增長。
低空經濟正在形成一種容納并推動多領域協調發展的極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經濟生態,而低空飛行產業對整個低空經濟發展起著牽引和帶動作用,總的來說,低空經濟并不能和無人機經濟劃等號,但無人機是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
無人機產業將成為低空經濟的主導產業,支撐起低空“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復雜性”的大容量融合飛行。低空經濟的一大優勢在于立體,核心是飛行器和各種產業形態的融合,低空經濟產業的想象空間正在被逐步打開。
良好的人才儲備與優質的產業鏈為發展低空經濟提供了優質土壤,做低空經濟需要四個基礎性要素:天地人機,天是空域,地是起降點,人是產業鏈的工人,尤其是產業鏈的高端人才,機是產業鏈的配套。
今年上半年,我國新注冊無人機超60萬架,無人機總數較去年年底增長48%,超22.5萬人持有無人機操控員執照,我國無人機運營企業近1.27萬家。
我國無人機產業在全球具有領先優勢,但傳統通航產業卻落后于發達國家,導致我國低空經濟發展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因此,需要聚焦解決空域開放和地面基礎設施建設等問題。
總之,進入2024年,低空經濟又一次成功出圈。對于行業發展來說,從載貨到載人,是一條必然的道路,所以,物流企業勢必先行,要借此東風,融合到這股潮流中去。
二、物流企業整裝待發
毫無疑問,低空經濟先行者是低空物流,而2024年是其整裝待發的一年,在這一新賽道上,地方政府是向天空要GDP,對物流企業來說,則是向天空要速度,要效益。
低空物流作為一種新興物流模式,正逐漸成為現代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發展的關鍵方向,以無人駕駛航空器(無人機)作為核心載具,利用空中資源作為增長的新途徑。
從現代物流發展視角看,低空經濟以各類低空飛行物流活動為主要形態;從推進現代物流提質降本增效發展視角來看,我國低空物流經濟發展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
低空經濟正成為物流新模式的重要載體和培育發展的重要路徑,必將為我國物流高質量迭代發展提供新的機遇,物流企業的任務是開辟一條低空物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賽道”,使其成為的低空物流“新增長點”,物流行業要做低空經濟的領頭雁,而物流企業要則成為低空經濟發展的一支重要集團軍。
物流,是目前低空經濟商業應用落地最廣泛的場景,物流企業利用已有業務優勢切入低空經濟產業鏈,而這一切都以無人機為先導。無人機按大小可分為微型、輕型、小型、中型、大型五類,而按物流應用場景需求分為末端、轉運、支線三類——其區別主要在飛行距離與運載貨量。作為低空經濟的關鍵載體,無人機正在重塑我們的物流系統,也正在重塑低空經濟的前景。
低空物流有兩大優勢:縮短時間,降低成本,先看一個例子:今年4月,瓊粵無人機公共貨運物流跨海首飛儀式在文昌國際航天城舉行,這是大型無人機首次執行跨海物流運輸任務,從海南??谥翉V東珠海,航程500公里,時長不到3小時,較傳統運輸縮短9小時。
低空物流契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的大方向,適應加快物流整體提質降本增效的新特點,低空物流的價值高,效便捷、受時空限制小。無人機物流,特別是末端無人機物流具備短距、高效、低成本等優勢,美團無人機配送較傳統物流模式節約60%配送時間。
相比于由城市道路構成的運輸網絡,低空物流最大的優勢在于“立體”,通過三維立體的物流線路規劃,合理利用閑置的低空資源,有效減輕地面交通的負擔,提高運輸配送的可達性,具有方便高效、節約土地資源和基礎設施的優點。
而大型無人機物流,采用支線航空直飛,規避陸運公路節點限制,以牡丹江市-延邊市、衢州-景德鎮等典型航線為例,無人機物流的距離較陸運減少約80%,大幅提升物流時效性。
一般來說,物流企業都將采用復合模式,中通研究院測算,采用“末端+支線”無人航空物流模式,物流企業綜合經營成本可降低30%以上;這是在新消費引導下的新生態構建,預測至2030年無人機物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0億元。
當然,無人機物流是一個系統,不是僅一架無人機就可運營,它的形成規模,有賴于整個低空經濟整體的能力實現。
低空物流作業特點是飛行在空中,作用在地面,空地銜接十分緊密,是一種典型依托三維空間發展的經濟形態,國家逐步開放低空空域并完善相關服務設施,這將顯著降低無人機配送的單位運輸成本,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將進一步攤薄,從而催生成熟的商業模式。
低空經濟背景下的物流發展需要很好地解決低空飛行物流設施建設、低空物流運行保障系統建設、低空物流服務創新等諸多方面,且必須從低空物流服務場景發育層面統籌推動涉及低空物流發展的各個方面的有機融合。
并非低空物流單兵突進發展,而是由此帶領傳統物流實現網絡、設施、服務、技術等的重構發展和迭代升級,使低空物流發展既成為現代物流發展的新增長點,又成為現代物流整體提質增效降本的“推進器”。
具體地說,要形成常態化、規模化的無人機物流運輸網絡,需要多項配套設施的輔助,比如可以承載一定規模無人機起降的“起降場”作為物流中轉地、配套的控制中心等。
提供立體交通是低空經濟的核心功能,低空物流要融入立體交通,同時要融入城市環境,評估當地的地理、經濟及應用環境,從目前看,低空物流已進入領域的相關生產服務活動層次較淺,產業鏈條較短。
要看到,我國低空物流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不是積極性和應用領域、場景不足的問題,而是缺乏頂層設計,目前的任務是進行符合低空物流高質量發展的、科學的頂層設計。
從目前來看,低空物流僅是對傳統物流的有益補充,傳統的公路、航空、鐵路、管道、水運,加上無人機的末端配送和支線運輸,將形成更高效的多式聯運模式,推動現代物流的整體效率、成本和運力得到優化和重構。
三、哪個企業拔得頭籌
由于低空經濟是以低空立體空間連接生產和消費“兩端”、打通供給和需求“雙側”、組織“地空”物流服務各個環節的融合型新經濟,因此其發展為物流承擔更為重要的服務運行和供需組織“鏈”接角色提出了新的要求,誰能較快地適應這一變化,誰就可在低空經濟這一浪潮中拔得頭籌。
我國低空經濟背景下的物流發展起步并不晚,其實,早在十幾年前,物流企業就已開始對低空經濟進行布局,大家熟知的企業順豐、京東、菜鳥、中通、圓通等,外賣配送領域的美團、餓了么等都有布局與嘗試。
京東獲首個國家級無人機物流配送試點,順豐獲國內首張無人機運營證,餓了么獲中國首條外賣無人機航線……無人機配送已經取得一定經驗,但遠沒有到常態化運營的階段,有的企業只是淺嘗輒止,沒有一家實現規模效應。
對于物流企業來說,要在低空物流產業鏈中發掘自身的比較優勢,并充分融入產業鏈,將這一優勢放大,這樣才有望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逆襲。從企業主體角度,我們做如下幾點分析:
1、高效性,經濟性?
無人機物流雖然算是一種新興的物流配送方式,但歸根結底還是一種商業模式,能飛固然重要,能賺錢才是其活下去的資本。美團是無人機城市應用的先驅,然而擺在美團面前的問題是,如何在技術上做到安全和高效的同時,又能保證適當的經濟性。
開通一條物流航線,讓一架無人機每次載20公斤的貨物往返,只需要一個飛手控制就行,但是,在前期籌備這條航線時,需要很多人做很多相關配套工作,這就推高了成本。
圓通快遞方面表示,圓通做過無人機配送的嘗試,但沒有實現常態化運營,究其原因,主要是經濟性不好,規?;щy;技術成本太高,投入產出比太低。
作為一項新興的物流方式,無人機送貨在其發展道路上面臨一些關鍵性的挑戰,在復雜的空中環境中飛行,可能會遭遇各種意想不到的風險,使用無人機替代人力或者作為運力補充是出于商業考量,但實際運行還面臨運輸成本較高、運力有限的瓶頸。
無人機物流還需要解決自身的技術挑戰,比如,穩定性、電池續航能力、抗干擾能力、載重能力等,同時還需要外部技術的完善,例如無人機需要信息數據的實時傳輸,精準且不能中斷。
無人機技術產品必須符合強制性的技術標準和適航標準,這些高標準對企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從而提高了進入市場的技術門檻。我們也要看到,國家逐步開放低空空域并完善相關服務設施,這將顯著降低無人機配送的單位運輸成本,隨著規模的擴大,成本將進一步攤薄,從而催生成熟的商業模式。
即便背靠順豐這棵大樹,豐翼也在努力進行商業化的探索,對于盈利問題,豐翼科技表示,需要從整體來考量,現在公司的目標是讓規模起來,讓產業成熟化。
隨著領域的不斷拓展,產品和服務的綜合成本逐漸降低,低空物流將越來越融入到普通人群的生產和生活之中,市場將不斷擴大。
聚焦到低空經濟+物流,目前考慮到無人機技術成本高,投入產出比低等多方面的因素,無人機在物流領域的應用普及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2、先農村,先城市?
對于低空物流,先布局城市呢,還是先布局農村?這是一個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現實是順豐、京東等的無人機應用起步于農村,相對而言,城市空域情況更復雜,縣域、鄉村、城郊的空域范圍更廣闊,需求潛力也更大。
京東無人機物流項目一開始聚焦于偏遠地區的末端配送,通過在城鄉山區建立無人智慧配送站,結合無人機和無人車,有效解決了這些地區的“最后一公里”難題,在陜西、江蘇等地實現了常態化配送運營,并建立了無人機全國運營調度中心,有效解決了廣大農村、道路不便地區最后一公里配送難題。
目前在農村,最后一公里的送達,還面臨諸多約束,低空物流極有可能彌補這一點,打通農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就目前來說,可以深入挖掘縣域、鄉村之間以及城鄉之間的應用場景。
對于農村市場,低空物流開通了無人機物流配送專線以及物資運送綠色通道,充分發揮了無人機在交通不便地區的物流配送技術優勢,納入“快遞進村、村村通郵”服務,提升航空物流的覆蓋廣度、深度,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產業升級。
然而未來低空經濟的主要應用場景在城市,低空物流的重點也在城市,無人機在城市物流應用場景中逐漸展現出較大潛力,而城市對新興交通工具的安全性、環保性與社區融合度提出更高要求。
就城市來說,目前順豐豐翼無人機配送范圍主要在深圳,已在深圳常態化運營部分路線,重點聚焦快遞件及包括疫苗、血清等醫療物資,實現中轉場和單元區域之間、醫院與檢測中心直飛。
而美團因業務屬性的關系,一開始就扎根于城市,2017年就啟動無人機配送服務的探索;2023年2月,其城市低空物流解決方案通過中國民航局審定,并獲得了相應的許可證;4月,美團無人機首條常態化商用航線在上海市金山區正式運行,目前,在深圳、上海等城市總計落地7個商圈,17條航線。
成立于2017年的新勢力迅蟻科技,一開始就致力于城市空中配送,構建城市空中特定高效場景的無人機物流配送,它利用無人機在血站與醫院之間快速運送血液,極大提高了緊急醫療物資的運送效率,也有效提升了救援的時效性和成功率。
業內認為,城市低空物流已經在深圳和上海等地積累了一定的配送運營經驗,這些經驗有助于推動城市低空物流的規模化發展,當然,實現這一目標可能需要5到10年的時間。
3、系統化,規模化?
要形成常態化、規?;臒o人機物流運輸網絡,需要多項配套設施的輔助?;A設施方面的巨大差距成為了低空物流行業發展過程中最大的障礙,只有當“起降站—無人機—云管控”三者合為一體時,物流配送才能夠實現日常運行。
如上所說,無人機的安全、有序運行需要地面設施的支持,如導航設備、起降場地和低空飛行服務中心,物流企業也在布局這一基礎設施。
順豐作為物流龍頭企業,在低空經濟的布局上,不僅在無人機制造上下功夫,也在低空物流基礎設施上有進展。日前,順豐集團旗下豐翼科技與株洲高科集團打造了全國首個 “無人機+北斗”低空綜合服務中心,已在株洲常態化運營,主要用于城市級低空無人機物流公共服務平臺和低空綜合監管服務平臺建設。
針對配套設施的不完善,起降場的數量少,不少物流企業試用無人車與無人機的結合,實現了地面物流與空中物流無縫連接,構建一個綜合的物流末端配送系統。
4、制造呢,購買呢?
說到低空經濟產業鏈時,強調無人機制造是重要一項,有實力的物流企業,在無人機的制造上也早有布局。
低空經濟背景下的物流發展需要很好地解決低空物流裝備制造,而這里的制造,可以是物流運營企業的制造,如順豐與京東;物流運營企業也可以專心于運營,而無人機以購買為主。
物流企業制造無人機,當然有對物流應用的深刻理解,但專業制造商依托其在產業鏈中的長期積累,在導航、飛行控制等領域展現出了顯著的產業優勢。
就購買來說,我國無人機產業具有全球領先優勢,2020年全球民用無人機產業總規模為94億美元,其中,中國為75.8億美元,占全球80%份額,遙遙領先于第二、三位的美國與歐洲。
大疆無人機在全球無人機產業規模中占比超過40%,位居世界第一,就物流無人機來說,主機廠商有航天彩虹、航天電子、廣聯航空、航新科技、中無人機、永悅科技、縱橫股份等,都有不弱的實力。今年3月22日,中通快遞與峰飛航空科技達成購機協議,簽訂30架V2000CG無人機大單。
順豐從2012年開始涉足無人機物流,旗下現有豐翼科技、豐鳥科技兩大制造與運營公司,前者著重于物流末端配送,脫胎于順豐2015年所組建的自有無人機研發團隊,后者著重于支線物流無人機試制和運行。
豐翼科技無人機產品包括多旋翼無人機、復合翼無人機、無人機載荷、無人機自動化樞紐、無人機通信組網及無人機管控系統等,當然也是首家獲得無人機運營許可證的企業,目前,豐翼無人機實現了多場景常態化運營。
方舟ARK40作為豐翼無人機成熟機型,已經投入運營多年,飛行超80萬架次,飛行里程400余萬公里,是豐翼運營架次最多的機型,貨倉容積超96升,適用于中短距離的末端配送業務。
豐鳥科技是順豐旗下大型無人機公司,成立于2017,取得支線物流無人機試運行許可和經營許可,積累了豐富的大型無人機運行實戰經驗。京東自主研發的京鴻無人貨運大飛機首飛成功,對于京東構建空地一體化三級物流體系,融合多種物流配送方式具有重要意義。
從長遠看,大型貨運無人機需求旺盛、但研制壁壘較高,豐鳥科技與京東在這一領域的突破,將為其在低空物流方面帶來很高的護城河。
5、一超呢,多強呢?
頭部物流企業都在布局低空物流,然而其發展不可能是一般齊,肯定會有先有后,有強有弱,我們希望的各局是一超多強,或二超多強的競爭格局。這既有領頭羊,也有合理的競爭,超者起到示范作用,而強者通過自身優勢與其展開競爭。
就目前來說,順豐有成為“一超”的實力,截止2023年12月底,順豐旗下豐翼科技全國累計飛行400余萬公里,累計運輸貨物近300萬件,全國運輸突破80萬架次,2023年實現收入同比增長230%。豐將通過“大型有人運輸機+支線大型無人機+末端小型無人機”三段式空運網,實現36小時通達全國。
“多強”的企業里,不全是快遞物流公司,也有專做無人機物流運營的公司,迅蟻科技就是其中之一:迅蟻科技成立于2017年,致力于構建城市空中配送網絡,截至2023年12月底,迅蟻已累計飛行806105公里,累計飛行126350架次,常態化航線78條,起降/索降場113個,常態化服務城市23個。
中通快遞無人機主要聚焦末端配送及支線運輸,利用末端配送無人機對地形地勢復雜地區的快件進行收派服務,提升網絡覆蓋率,提高整體服務時效。而京東規劃建設了“干線—支線—末端”三級無人機通航物流體系?!岸鄰姟逼髽I要根據自己的實力與特點,有的放矢,明確發展“路線圖”
結語:無人物流成為物流配送的主流還為時過早,然而借助低空經濟的春風,把低空物流向前推進一步卻是理所當然的,在這其中,物流企業必然呈現你追我趕的場景。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