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年和身邊幾位同行朋友聊起2024的行業運勢時,大家拋出一個話題——「國內盡力“活下去”, 國外盡量“多賺錢”」。國內卷不動了,那咱就外拓出海淘金。
一方面,就當前快遞行業的競爭狀態,頭部玩家如通達兔、豐東鳥,固然爭斗激烈,但淘汰賽的進展依舊不明朗,畢竟個個都是巨無霸,根基也扎的非常深,想要把誰干掉,都不是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國內出海熱潮日盛,尤其在“跨境電商四小龍”的帶動和刺激下,快遞出海更顯迫切。01
盡力“活下去”
還是“剩/勝者為王”?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分析,有人認為「國內快遞企業盡力“活下去”」,這主要反映了當前國內快遞行業所面臨的壓力和挑戰。由于市場競爭激烈、成本上升、政策調整等多種因素,國內快遞企業可能面臨盈利困難、生存壓力增大的問題,必須采取各種措施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服務,才能在競爭中保持優勢。
宏觀環境方面,國內經濟整體保持穩定增長,但增速有所放緩,與此同時,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也在加速推進,也將對快遞行業產業結構產生了深遠影響;
行業演變方面,近幾年,整個快遞行業正經歷轉型升級和技術革新這一過程。隨著AI、大數據、IoT等新技術的應用,快遞行業也將會轉向更高效、更智能、更環保方向發展。這其中,行業內的競爭、內卷勢必也將更加激烈,需要企業不斷創新、提高服務質量來應對挑戰。
據平時與快遞企業聯系較為緊密的行業專家咨詢人士張賢丞講述,從他了解的情況來看,國內快遞企業在業務發展競爭上與以往并沒有太大區別和變化,還是一如既往的“勝(剩)者為王”。
在張賢丞看來,讓各行各業焦慮難安的消費降級,整體而言對快遞企業有利的。比如原來大量的線下消費會更多地走向線上,因為整個供應鏈優勢正使得線上成本優勢比線下更大。從消費角度切入,線上消費和購物的性價比也更占上風,單個包裹的價值雖然也在“降級”,但線上消費產生的包裹量卻是持續增加的。
“內卷更多的還是快遞企業所處行業體制機制的內生因素所致,消費降級等這些外部力量只是加劇內卷的一個推力。在這種情況下,看的是快遞企業自身的動員能力,譬如在資金上、在員工士氣上、在時間與精力上的投放等等。”張賢丞認為,國內快遞企業最后的結果仍舊是“勝者為王”,沒有所謂的“活下去”,2024年也一樣。
“2023年底、2024年初各公司開的年度網絡大會中,很多信息傳遞的都是加大網絡基建、服務等各方面投入。也就是說,快遞公司仍然在加大資金支持,這顯然并不是一個‘活不下去’的狀態,而是‘活得還可以’的表現。”行業人士王大陸也認為,雖然國內快遞增速肯定不會像以前那么快,日子也會像以前那么滋潤,但2024年增速仍然可期,預計還會保持兩位數增長。02
出海淘金?
真沒那么容易
或許是看到了極兔海外業務的突飛猛進以及上市后的驚艷表現,也或者是這幾年國家鼓勵出海,政策扶持給力,越來越多的國內快遞巨頭開始形成另一個“共識”——國內市場是定海神針,肯定要守住,但破局“囚徒困境”的最優解則是走出去,尋求中國以外的第二增長曲線。出海發展業務全球化。
提速出海,時不我待。
一方面,國外電商正處于興起到快速發展階段,業務量增速潛力大且快遞單票收入高,利潤相較國內也更加可觀;另一方面,國內快遞企業的運營能力、基建能力以及技術創新能力等,遠遠超過大多數國外快遞市場的玩家,尤其是東南亞這些新興市場。
在江瀚看來,對于國內快遞公司走出去、業務范圍不斷擴大,在國外是否能盡量多賺錢或輕松過多賺錢的問題,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主要出于兩點考慮:
第一、雖然國外市場有一定發展空間與利潤空間,但也需要考慮國際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國際貿易規則的變化等因素;第二、還要重點考慮當地市場的政策法規、民風民俗、消費習慣、企業競爭等情況。這些都存在極大不確定性。
對此,國內一家頭部快遞企業的歐洲相關負責人陳伽耶頗有感觸。陳伽耶坦言,這確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以歐洲市場為例,疫情之前,歐洲線上消費的滲透率其實很低,除了英國(滲透率僅次于美國)能夠達到30%,其它歐洲國家基本都在10%左右,與國內滲透率大相徑庭。
“疫情期間確實帶動了一波線上滲透率,但疫情結束后,自2023年開始又迅速回歸到線下。這表明在歐洲,大家還是更愿意去實體商店購物。”究其原因,陳伽耶認為,一是因為歐洲的電商交付基礎設施相對國內體驗沒那么好;二是大家都沒錢了,比如表現最明顯的服裝品類,消費者對價格的追求比前兩年更精致、也更精采細算一些。當然,這對于國內跨境電商和快遞企業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因為在極具性價比的品類上,出海的電商、快遞,優勢都比較大,業務增長會有很大提升,只不過長遠看,線上購物肯定不是他們的一個主流消費品類,這跟各國政策、關稅等等也都有關聯。
王大陸對國外市場的“錢景”也沒有特別大的信心。據他分析,國外網購分兩大塊:一塊是以發達國家為主,市場主要被亞馬遜、eBay占據,他們基本都有自己的快遞渠道;一塊是以東南亞為主,基本是被一些中資背景平臺占據,與中資背景快遞品牌聯系也較為緊密。但從全球看,不管是市值還是業務量,亞馬遜的“王者”地位仍難以撼動。
“在市場空間上,可能更多看的還是第三世界、如東南亞等,他們的市場地位,可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在政治等方面又存在不確定性,一旦中資滲透過于明顯,不排除意外情況發生。”王大陸稱,目前來看,由于國外市場發展沒有特別穩定的方法論,所以對于大部分國內快遞企業來說“出海只是一個機會”的代名詞。雖然風險越大收益越大,但大家也不想要風險太大的東西。外界都說極兔海外發展的好,發展的穩,歸根結底,他是海外起家,比較了解海外市場,特別是印尼大本營,發展的很穩。
具體到國內幾大頭部快遞的出海情況,王大陸認為部分企業的整體策略還是略顯冒進,有的則是“喊得很響、做的很少”。
研究人士武靼笙補充道,在“出海”這個賽道上,國內的快遞企業不管從意愿還是能力上都差很多,現在大家都是“玩票”狀態。需要轉變心態,要帶有一些風險投資的心理準備才能夠真正走出去:
出不出海,最終還是取決于企業投資多少資金,有什么規劃和打算。幾億的投資,就是玩票;幾十億、幾百億投資才是真槍實彈的干。起碼從目前的表現和實際行動來看,大家確實是計劃性、口號性多一些,缺少規模化投資行為。
Posstore是出海賺到錢的品牌之一,創始人劉磊,目前在馬來西亞運營,馬上要進入菲律賓和印尼市場。劉磊直言,快遞賺錢的奧妙在于如何調動人力資源,只有真正的尊重本地人才能調動本地資源,創造利潤。Posstore的管理團隊,除了劉磊自己,其他都是本地人。
與此同時,劉磊還認為,國內快遞企業加大海外布局,主要還是極兔帶來的影響和沖擊更大一些,站在資本市場角度,畢竟國內市場可講的故事已經屈指可數。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