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物流行業內首個專注于大模型應用研究與實踐的聯盟“物流智能聯盟”在杭州成立,旨在加速大模型在物流領域落地,用AI助力物流行業增效降本和業務創新。該聯盟由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阿里云、菜鳥、高德地圖、中遠海運、東航物流、圓通速遞、申通快遞、中通快遞、德邦快遞、G7易流、地上鐵、浙江大學智能交通研究所等在2024數智物流峰會上共同成立。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表示:“這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用‘人工智能+’推動產業建設和價值創造,形成新動能 。‘人工智能+物流’的一個重要方向是推進物流的組織方式向供應鏈的方式實現轉型升級,基于物流和供應鏈創造價值過程中,人工智能不可或缺。”
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過去14年快遞行業業務量飛速增長,由2009年的18.6億件增長至2023年的1320.7億件,擴大71倍。隨著業務發展,快遞行業積極擁抱云計算、AI、大數據等技術,在智能化倉儲管理、實時追蹤包裹動態、智能客服解決方案、干線物流優化等諸多環節實現創新。不僅及時支撐了業務的增長,也使得快遞交付時效從周到天。更值得關注的是,這期間交付成本不斷下降,快遞平均單價下降了三分之二。
“科技是新時代物流最大的生產力,增效降本的‘利器’。”阿里云智能集團資深副總裁、公共云事業部總裁劉偉光表示,物流行業正在向數據化、AI驅動的智能化物流演進,它既是數據密集型、計算密集型的產業,也是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價值高地。新一代人工智能AGI一定會重塑智慧物流,多元算力一定會成為物流行業數智化的必備能力。
在物流行業的轉型升級過程中,技術的驅動尤為關鍵。以“云+AI”為核心構建的智能物流體系,能夠實時處理海量數據,精確預測需求變化,動態優化配送路徑,精準調度物流資源,最終達到全面提升行業效能的目標。
圓通速遞總裁潘水苗表示:“中國的快遞行業早已跨過了信息化時代,過去五年是全面數字化轉型的過程,從今年開始,我們提出圓通要從數字化時代邁向全面人工智能化的時代。我們研發了圓通的YTO-GPT,目前加盟門店的日活已超過80%。我們與阿里云一直緊密合作,也希望在大模型領域互相協同,共同打造更適合物流行業的大模型。”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讓各行各業更充分享受云計算的技術紅利,阿里云在2月29日宣布全線下調云產品官網售價,平均降價幅度超過20%,最高降幅達55%。這是阿里云史上最大力度的一次降價,涉及100多款產品、500多個產品規格,數百萬新老客戶可在本次降價中直接獲益,讓全社會享受更低成本的云服務。
云服務成本大幅降低將有利于大模型在行業的落地,企業可以使用公共云快速拉起龐大的訓練和推理資源,低成本實現AI創新。
阿里云智能副總裁、交通物流行業總經理張磊認為:“經過十多年的快速發展,物流行業已從單一快遞物流走向綜合物流,從單一式運輸走向多式運輸物流,從國內物流走向出海跨境物流。降低物流成本,數字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至關重要,依托于云計算基礎設施,大模型將會重塑物流行業,它能優化供應鏈各個環節,提升從業人員和用戶的體驗,使得物流更智能高效。”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