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阿里系多次減持、調整所持圓通股份
2019年5月5日,云鋒新創出于自身資金需要擬減持圓通股份不超過5600萬股,即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98%。
據了解,云峰新創是圓通快遞的A輪投資方之一,也是云峰基金旗下的投資管理公司。云鋒新創為圓通速遞第三大股東。成功減持后,云鋒新創將跌出前五大股東席位,并且持股比例將低于5%。
云鋒新創曾持有圓通速遞無限售條件流通股約1.6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96%,為第三大股東。按照圓通速遞6日收盤,報12.45元/股測算,本次云鋒新創將通過出售股票獲益約6.97億元,這也是圓通速遞新總裁潘水苗上任后,云峰新創首次減持圓通股票。
截至2019年3月31日,上海圓通蛟龍投資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持股51.05%,為第一大股東;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1.07%,為第二大股東。此次減持的云鋒新創為第三大股東。成功減持后,云鋒新創將跌出前五大股東席位,并且持股比例將低于5%。
經過多層股權穿透,馬云持股云鋒新創0.39076%。不過,馬云持股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80%股權,進而累計持有約8.88%圓通速遞的股權。也就是說,馬云或將因此次減持,減少持股約21.89萬股。此外,云鋒新創曾于2018年7月10日至2019年1月6日,以9.9-12.75的價格區間,減持數量約1267萬股,減持比例0.45%。
2023年12月1日晚間,圓通速遞(600233)、美凱龍(601828)、麗人麗妝(605136)發布權益變動公告,阿里網絡將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轉交給新成立的一致行動人公司杭州灝月,交易完成后,阿里網絡不再直接持有上市公司股份。據披露,本次變動主要由于阿里網絡為突出主業、實施存續分立調整所致。
本次權益變動前,阿里網絡持有圓通速遞總股本的11.02%,杭州灝月未持有公司股份;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阿里創投”)持有公司總股本的9.09%;浙江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下稱“菜鳥供應鏈”)持有公司總股本的0.54%。阿里網絡、阿里創投及菜鳥供應鏈同屬于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構成一致行動人,因此合計持有圓通速遞總股本的20.65%。
根據阿里網絡通知,為實現阿里網絡突出主業、非主業業務獨立發展,各司其職,提高經營效益,進一步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和可持續發展,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企業,阿里網絡決定實施存續分立,并由分立后新設公司杭州灝月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下稱“杭州灝月”)承繼阿里網絡持有的公司全部股份。
目前阿里網絡由淘寶(中國)軟件有限公司持股57.59%,浙江天貓技術有限公司持股35.75%,以及Alibaba.com China Limited 持股6.66%。杭州灝月的股東和持股比例與阿里網絡相同。
本次權益變動中,阿里網絡擬將所持圓通速遞約3.79億股無限售條件流通股,以13.15元/股轉讓至杭州灝月,轉讓價款總額49.86億元。
圓通速遞表示,本次權益變動不會導致阿里創投、菜鳥供應鏈在公司擁有權益的股份數量發生變化;股份轉讓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合計在公司擁有權益的股份數量未發生變化,杭州灝月持股11.02%。
二、調整有因
本次阿里網絡淡出A股上市公司發生在阿里組織變更成型之后。
今年3月28日,阿里啟動成立24年來最大規模的一場組織變革,阿里巴巴集團拆分成“1+6+N”的數個獨立公司,至9月10日基本成型后,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集團CEO,同時兼任淘天集團董事長,以及阿里云智能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并定調阿里定位和方向為“科技平臺企業”,而阿里巴巴多項資本運作摁下“暫停鍵”。
11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財報披露,由于美國擴大對先進計算芯片出口的限制,給云智能集團的前景帶來不確定性,鑒于多方面不確定性因素,不再推進阿里云分拆上市,而阿里巴巴將堅決加大對阿里云的持續戰略投入,確保阿里云專注于“AI+云計算”發展戰略,打造AI時代技術領先的云計算服務。另外,盒馬的首次公開募股計劃暫緩,而菜鳥申請香港IPO并遞交申請文件;阿里國際數字商業集團正在為外部融資做準備。
“突出主業、實施存續分立”僅是表面說辭。那真實原因呢?
四通一達都出身草莽,申通圓通先后看準電商崛起的大勢,擁抱阿里主導的淘系,并先后登頂快遞行業件量王座。借力電商與快遞進一步融合,通達百世先后登陸資本市場,上演了一出雙向奔赴的大戲碼。
不僅是網絡平臺的這些老板、老板娘身家都是百億級別,不少下面的網點老板幾千萬、過億也是常有的事。
世間萬事萬物均有周期,任何人,任何行業無不例外。
現如今,以淘寶京東為代表的傳統貨架電商已進入衰退期,社交電商拼多多和興趣電商抖音如日中天,2023年12月,拼多多美股市值更是超越阿里巴巴。當年淘寶一騎絕塵的時光難再,如今市占率已經下滑至四成多點,早年四通一達僅靠一家就能吃飽喝足,現如今,隨著行業整合加劇,市場進一步集中,各家的產能都進一步擴大,僅靠淘系一家的“投喂”已不能滿足各家發展的需求。
壟斷與“二選一”已經行不通了,強如馬云馬化騰王興張一鳴都得謹言慎行,互聯網拆墻大勢所趨。強聚四通一達與形勢背道而馳,所以聚焦主業、切割邊緣行業也是不得已的選擇。騰訊都清倉京東和美團的股票,阿里既然連支付寶的實控權都讓出,更何況通達系的主導權。所以才有2021年10月29日高姿態允許極兔并購百世國內快遞并拿到淘系入口。
更何況從2019年、2021年,阿里先后花了46.6億元、32億元直接持股申通25%的股權(2023年6月又轉讓給菜鳥供應鏈)。2023年6月28日菜鳥為布局中高端快遞,又推出自營的菜鳥速遞。
中低端有申通,PK順豐與京東快遞的有菜鳥速遞,圓通在阿里系的重要性進一步降低。如此一來,阿里系減持并調整圓通的股權也就不難理解了。
不深愛,慢慢放手。
另一方面,電商公司靠單量與制定游戲規則來管控快遞網絡,哪怕拼多多表面上沒有極兔的直接股份,抖音也沒有向任一家快遞公司注資,但哪家快遞公司敢與甲方的要求背道而馳?!
阿里巴巴淡出了圓通,但這并不意味著阿里巴巴和圓通之間的合作關系就此結束。有一種愛叫做放手,或為讓圓通更加獨立地發展,或為阿里在其他領域的投資和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機會和空間,讓上面不再猜疑。
當然,也許這是另一次高姿態的展現也說不定,上次的主角是極兔,這次的主角會是抖音嗎?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