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中科技戰不斷升級。美國對中國的出口限制,從用于芯片設計的EDA軟件,到14納米以下制程的產品,最近,又擴展到了高性能AI芯片,以及阻止中國在美國的技術投資。
此外,拜登政府還計劃下個月發布新規定,擴大對美國銷往中國用于人工智能的半導體和半導體制造設備的限制。
顯然,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中美競爭的關鍵領域之一,為什么人工智能胡成為中美戰略競爭的一大焦點?
2017年,中國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目標就是“力爭到2030年,把中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創新中心”。
如同中國此前發布的“中國制造2025”一樣,“人工智能2030計劃”引起了美國政府的擔憂。
2019年10月,美國政府宣布將??怠⒋笕A、科大訊飛、商湯、曠視等8家中國AI科技企業列入貿易“黑名單”。
2021年初,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發布的一份AI報告中作出警告稱,美國在AI時代尚未做好防御,中國將在2030年底前超越美國,成為AI行業的全球領導者。
接下來,美國政府相繼頒布了《國防授權法案》、《情報授權法案》(IAA)、《美國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等文件,當中采納了多項限制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措施。
中美人工智能各有優劣勢
數據、算法、算力是實現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
中國為何被美國認為是AI領域的強大威脅?
其中主要原因是中國企業和政府收集了大量數據,包括人臉和指紋數據、經濟消費數據、導航軌數據、網絡監控等,龐大的數據庫為AI訓練模型提供了大量可供研究的數據,從而不斷改善AI算法模型,為人工智能發展提供了持續性的優勢。
AI算法需要通過數據訓練不斷完善,但數據量,恰恰是美國等西方國家體制下的短板。
但是對于算力,即對數據的處理能力,就是美國無可爭議的頂尖技術,且歸功于臺積電的制造能力,美國的英偉達和AMD是全球的領導者。
例如被美國禁止向中國出口的英偉達A100和H100芯片,A100芯片采用臺積電7nm制造,H100采用更先進的4nm工藝。而在美國的制裁下,中國芯片被限制在14nm。
美國政府認為,如果中國失去算力優勢,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將陷入困境,即使中國試圖發展自己的設備和芯片制造能力,但進展也會較為緩慢。
交流和限制的平衡
但有反對人士認為,美國擴大限制甚至全面脫鉤絕非解決問題的適當出路。他們認為,中美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合作,受益者不單單是中國,美國也受益匪淺,切斷合作對美國有損失。
有研究顯示,全球人工智能人才最大的來源是中國,近三分之一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在中國完成本科教育,其中清華大學遙遙領先。
而吸引中國人才是美國人工智能界的普遍做法。紐約時報曾發文稱,美國人工智能領域的秘密武器是中國人才。文章稱,調查的參加某人工智能高尖端會議的128位在中國獲得學士學位的高尖端人才,現有超過一半在美國工作。部分甚至從事與軍方相關的科技研究方向。
這些人多數(56%)在本科畢業以后到美國繼續學習,在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以后,88%的中國留學生選擇留在美國,只有10%返回中國。
然而,近年來美國政府一再提醒美國人工智能界要警惕中國科技公司和學術機構對美國知識產權的盜竊。包括情報機構在內的美國政府有關部門也一再警告美國的大學和研究機構注意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以及從事高科技研究的教授從事間諜活動的問題。
從2018年,美國開始限制到美國大學一些敏感技術專業學習的中國留學生的簽證。
美國喬治敦大學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研究員Ryan Fedasiuk認為,美國可以在采取行動爭取實現交流和限制之間的平衡,招募一些想要離開中國的最優秀和最聰明的年輕科學家。從長遠來看,美國從中受益匪淺。
美國智庫馬可波羅MarcoPolo的分析師Matt Sheehan認為,如果美國不再歡迎這些頂尖研究人員,北京會張開雙臂歡迎他們回去。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