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用未來18個月的時間,使國美恢復原有的市場地位”。
去年2月,國美創始人黃光裕回歸后的壯志豪言仍歷歷在目。
如今正好過去18個月,自知短期爆發無望的國美,選擇走起了長期路線。
近日,國美與阿里云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基于云計算、物聯網和數據技術,在零售業務的供應鏈、營銷、運營等方面展開合作,對實體零售門店進行數智化升級。
(圖片來源:“國美電器官方號”公眾號)
國美跟阿里云的這次合作,主要是為了推進國美數智化新模式門店的落地。從去年開始,國美就以“國美電器”線下店為核心,推廣了“一店一頁”功能。消費者可以線下體驗、線上下單,并享受送貨上門服務。
不難看出,國美如今的路線是想走新零售方向。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預測,2026年時,我國數字化零售市場規模將占全社會零售總額的5%。線下體驗、線上服務以及現代物流的深度融合之下,新零售模式更加契合消費者需求。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如今來看,實體店轉型新零售的標桿要數銀泰百貨。隨著跟阿里合作的深入,銀泰百貨逐漸從百貨公司變成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其線下門店的功能已經從銷售為主,演變成了服務為主。截至今年8月,銀泰百貨更是開出了100家“銀泰云店”,用最小的門店面積,獲取最大的線上收益。
和阿里云進行合作以后,國美也有望朝著銀泰百貨的方向轉型。相比此前不溫不火的“真快樂”等電商業務,新零售更加契合國美的出身,也更有希望助其重新奪回市場地位。
黃光裕的愿景無疑是破滅了,這兩年的國美在中國家電市場還是只占有5%左右的市場份額。但往好的方面想,現在的國美可以放緩急于求成的腳步,認真規劃一下未來。選擇新零售方向,就是國美走向長期主義的佐證。
新零售的概念其實沒有那么“新”,馬云早在2016年就已提出。當時京東和蘇寧等家電行業巨頭更是迫不及待地入局。2017年至2018年期間,全國新零售行業的投融資數量和規模都曾達到峰值。從現在的角度來看,新零售已經不算最火的風口。
但是黃光裕歸來后,國美在追趕直播電商和元宇宙潮流之余,還在新零售上花費了大量精力。由此可見,相比于對新事物一時的探索,新零售才是國美長期發展的方向。
2016年時,國美其實就已入局新零售的探索,但這些年國美的線下交易還是占據主流。為了找到突破口,國美自然而然地選擇了“合作”這條路,這也是其每次促成新業務落地的關鍵一環。
落后的國美,不惜與“敵人”合作
早在2018年,國美就與拼多多進行了一次合作。當時的國美雖然已掉出零售第一梯隊,但聲望畢竟還在,業內一度將這場合作視為“下嫁”。
國美選擇合作拼多多的理由也很簡單,就是想開拓下沉市場。數據顯示,近幾年我國下沉市場在家電市場中的規模增幅遠高于整體市場,已成為家電市場最具增長潛力的一極。
如果說2008年的“家電下鄉”還需要給予補貼才能擴大內需的話,現今下沉市場自身已經有了足夠的家電需求。對于這一點,國美自然是不想錯過。
但問題是,下沉市場人口密度低,物流成本高,消費者對于價格也比較敏感。國美想要在下沉市場分到一杯羹,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電商的模式薄利多銷。
而國美雖然開展電商業務并不算晚,但始終缺乏流量,拼多多這才順勢成為了其通往下沉市場的跳板。接下來的兩年里,國美的全量商品都上架了拼多多,大量品牌家電也接入到了拼多多的“百億補貼”計劃之中。
而國美所提供的,則是旗下的安迅物流和國美管家這兩大服務平臺。物流和售后環節的補充,讓拼多多在家電市場也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2020年4月,拼多多更是宣布認購國美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期限三年,票面利率5%。隨著雙方合作深入的消息傳出,國美的股價一度大漲超33%。
嘗到了甜頭以后,國美徹底放下身段,開始積極謀求和新一代互聯網巨頭們的合作。
此后國美又與京東達成合作,獲得了京東提供的非家電商品。在擴充SKU的同時,加速推進了國美全品類零售的進程。同年7月,京東自營百貨商品陸續上架國美的電商平臺。僅過去一個月,國美的APP上就有了超過2萬多個SKU,實現了與京東在供應鏈合作上的深度對接。
2020年8月,國美和京東宣布啟動300億元聯合采購計劃。此次合作不僅涉及電視、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傳統大家電,更是包含小家電和3C數碼等潮流商品。雙方的這一次規模化采購,極大降低了進貨成本,成功實現互利共贏。
到了這兩年,國美自身的電商體系開始將流量收回到“真快樂”APP上,與其它平臺的合作也少了很多。但是在數智化轉型和新零售模式的探索方面,國美仍需要外界的幫助。
今年5月5日,國美與騰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協議中,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打造數實融合的全零售樣板。對于國美來說,騰訊能為其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帶來數字科技賦能的全面助力。
雙方的此次合作,主要基于云服務、智慧營銷、智慧零售等領域。這些都是國美進行數智化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部分。
5月12日,剛與騰訊達成合作不久的國美,又與華為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此次合作同樣是圍繞國美全零售生態共享平臺,在門店數字化運營管理、全渠道數字化營銷、智能終端物聯等領域和華為共享共建,共同推動國美全零售新業態的高質量發展。
從騰訊到華為,再到如今的阿里。在數智化轉型升級的道路上,國美積極尋求頭部云服務公司們的幫助。如果說此前跟拼多多、京東這些電商平臺合作還有可能導致流量外溢的話,尋求科技賦能的合作對于國美來說則是百利而無一害。
合作共贏之后,國美醞釀一場巨變
2021年4月,黃光裕回歸后首次出席的全球投資人電話會議上,有人問及如何看待國美與拼多多、京東之間的競爭關系。
黃光裕回答說:“跟他們的合作我認為我們的心態和戰略是開放的,我認為誰也滅不了誰。只要你經營路徑對,誰制約誰我覺得都是暫時的,不會真正地能夠把對方排除在這個市場之外”。
正是這樣開放的心態,讓國美將合作視為突破階段性困境的一件利器。
可以說,“合作共贏”四個字刻在了國美的骨子里。90年代末,國美就是依靠跟家電廠商的直接合作,互利共贏,拿到了更加優惠的價格。從此才能憑借低價策略迅速占領市場,成為了整個家電行業的龍頭企業。
然而在競爭與合作愈發復雜、愈發多元化的現在,“硬實力”的價值也更加凸顯。合作或許能解一時燃眉之急,但真正想從困境中突圍,更多還是要靠自己的本事。新零售能否扛起國美前進的大旗,同樣需要留給時間檢驗。
值得一提的是,自7月20日港股停牌以來,國美零售已近一個月未開盤。公告所稱的“涉及內幕消息的主要交易”也遲遲不見下文。合作阿里云之后的國美,究竟還醞釀著怎樣的大動作?我們只能拭目以待。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