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冷鏈物流報告:2020產業規模將達4850億 地域分布不均問題突出
摘要: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及無接觸商品配送的需求激增。需求提升也使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達3780億元,2020年將達到4850億元。
生鮮電商的崛起、互聯網的大潮、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爆發使冷鏈物流產業進入新常態。近日,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了《2020H1中國冷鏈物流產業應用及典型案例研究報告》,圍繞冷鏈物流產業概況、各應用領域發展現狀、產業典型企業及未來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解讀。
冷鏈物流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地域分布不均問題突出
2020年初“新冠疫情”的爆發推動消費者對生鮮產品及無接觸商品配送的需求激增。盒馬鮮生、京東到家、每日優鮮等眾多生鮮電商平臺在疫情期間需求井噴,月活用戶數量在三月份出現了成倍增長。
需求提升也使冷鏈物流市場規模穩步擴大,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9年冷鏈物流市場規模已達3780億元,2020年將達到4850億元。
但需求爆發增長的同時,痛點也同樣暴露,生鮮電商平臺用戶投訴數量同比上升。面對如此巨大的流量,冷鏈物流行業出現貨物短缺、人員匱乏、運力不足、系統崩潰等問題,冷鏈物流行業迎2020大考。
不過,隨著冷鏈物流產業布局更加完善,國家標準及利好政策逐漸落實,消費升級及冷鏈物流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深度融合等利好因素,中國冷鏈物流產業將會進一步發展,市場仍然會繼續擴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中國冷鏈物流企業數量達到1832家,規模持續擴大。但地域分布上企業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及華北地區,占比分別為32.3%、17.7%及16.1%,合計超過六成。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中國冷鏈物流企業地域分布不均,目前主要集中在經濟較發達地區,該局面短時間內也難以改變。
冷鏈物流集中服務食品及醫藥產品線,兩大產業均呈現巨大需求
目前,中國冷鏈物流產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食品零售類及醫藥類產品,而該兩大產業的電商市場均達到較大規模。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將達2638.4億元,醫療電商B2C市場規模將達708.5億元。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隨著中國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斷增長,居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產品的新鮮度要求更高,推動了餐飲零售類冷鏈物流的快速發展。而隨著“新冠疫情”的爆發,居民對于醫藥衛生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促進了我國醫藥類冷鏈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但從目前來看,食品類冷鏈物流發展仍面臨著不少問題。一是生鮮電商的業務模式并不成熟。多數企業業務量快速增長,對未來業務量變化預測難度大,這些因素都給自動化物流技術的應用帶來困擾。二是針對不同產品的專用物流線短缺。不同產品需要控制不同的溫度,業內缺乏相關的行業標準,進一步阻礙物流運作協調,使企業成本難以降低。三是第三方冷鏈物流體系不透明,市場魚龍混雜,生鮮電商在選擇第三方冷鏈服務商時有所忌憚。
而醫藥產品產業鏈仍不夠完善。醫藥類冷鏈物流產品包括藥品、器械、血液、疫苗、生物制品和其他細胞組織。藥品終端主要包括全國各級醫院、藥品批發企業、藥品零售企業或直接面向患者。目前中國主要藥企和物流企業的冷鏈尚未形成全國的輻射網。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直接針對C端的冷鏈物流還很少,C端產品和客戶群的開發將會是醫藥企業和冷鏈物流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冷鏈網絡化建設仍然需要更多的時間。
冷鏈物流行業仍處于發展初期,口碑建設成角逐頭部關鍵
近年來,冷鏈物流行業資本運作較為頻繁,各細分類別代表企業均有獲投融資,且獲投融資額較高。顯然,這也印證了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潛力大。
但相比于西方成熟的冷鏈物流體系,中國冷鏈物流體系仍處在發展初期。如歐洲冷鏈物流支出在2018年達到了58億美元,在世界范圍內處于領先位置。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冷鏈物流是物流行業的重要細分,對產業、基礎設施、技術有較高的要求。歐洲國家根據本國農業的特點和需求不同開展農產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在醫藥冷鏈物流上也掌握著先進的技術,中國冷鏈物流應借鑒西方相關技術和經驗教訓。
此外,中國冷鏈物流的巨大市場吸引著眾多玩家入局,市場主體眾多,但目前未誕生具有明顯領先優勢的龍頭企業。多家國際知名同行紛紛進入中國。在產品同質化問題未得到解決的情況下,品牌口碑建設將成為冷鏈物流企業競爭的關鍵因素。冷鏈物流涉及產品安全及保鮮度,產品服務質量及口碑對于品牌建設的重要程度也相對更高。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