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近期新推出的物流相關技術:亞馬遜貝索斯體驗的全球首款觸控式遠程機器手、MIT發明的AI觸覺手套以及DHL計劃推廣的二代智能分揀眼鏡。
首先來看看,戴上手套就可以遠程操作機器手的技術——全球首款觸控式遠程機器手,該技術本周在2019亞馬遜RE:MARS Tech Showcase進行了首次公開演示,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也親自現身進行了體驗。
一聞視頻:貝索斯體驗全球首款觸控式遠程機器手
資料顯示,該技術的核心是由英國Shadow Robot機器人公司制造安裝在兩個機械臂上的 Dexterous Hands機器手。該機器手配有129個集成傳感器,可跟蹤位置和壓力等因素,能容納重達5公斤的物品。
此次演示的機器手關鍵之處是配備了由南加州大學衍生公司SynTouch制造的BioTac觸覺傳感器,通過將機器人技術與觸覺反饋相結合,手套能夠感知佩戴者的手和手指的運動,戴著手套的人可以感受到機器人手中握住的物品,從而更容易操縱周圍環境中的物品,做到遠程控制對象。
據稱,這項技術被發明者譽為“機器人技術的圣杯”。貝索斯認為,這種機器人手將在未來十年內為商業用途做好準備,該技術將用于創建商業機器人,能夠像人類一樣可靠地掌握物品,最終實現全球倉庫自動化以及許多其他工作。
想要在手套上做文章的,還有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近期,MIT的研究人員發明了一種低成本的針織手套,戴上它不僅能掂出手邊的小東西有多重,還能僅通過觸覺識別出是什么物體,而這種手套的成本僅10美元。
一聞視頻:可伸縮觸覺手套
這種名為“可伸縮觸覺手套”(STAG,scalable tactile glove),配有548個微小的傳感器,和 64 個導電線電極,幾乎遍布整個手掌。
當人抓握、舉起、放下或感受一樣物體時,這些傳感器可以記錄每個點的壓力。之后,神經網絡會處理這些信號,通過深度學習網絡,從而形成數據集,然后系統利用收集到的數據集對物體進行分類,并僅通過觸覺來預測它們的重量,整個過程無需視覺輸入。
數據顯示,目前該系統預測物體類別準確率可以達到76%,同時準確預測大部分60g以內物體的重量。
據相關研究人員介紹,該手套可以學習識別單個物體、估算重量和應用觸覺反饋,這一成果有助于未來設計假體、機械工具和人機交互系統。
看過兩個比較新潮前沿的技術,最后我們再來看看一個已經在應用的技術。
經過數年的試點和分階段部署之后,物流巨頭DHL正計劃加大對增強現實可穿戴設備的投資。
近日,DHL供應鏈宣布將在倉庫推廣使用更多二代智能揀選眼鏡和可穿戴設備,它們也將由此成為首批部署第二代谷歌眼鏡的客戶之一。
據悉,基于AR的視覺技術可允許員工專注于分揀過程,直接通過視場中的數字指引來定位和分類貨物,從而減少搜尋時間和操作掃描設備的需要。2015年,DHL供應鏈開始實施智能眼鏡試點,并進行了第一階段部署,結果顯示應用這一技術的倉庫工作效率提高了15%,而通過AR智能眼鏡實現免手操作體驗也受到了DHL倉庫員工的青睞。
此次推廣的二代智能揀選眼鏡的電池壽命更長,處理速度提升1倍,充電時間縮短,也更結實,而且還可以通過眼鏡識別包裹關鍵信息、掃描條碼、發布實時指令。
消息稱,DHL Supply Chain也在鼓勵其他事業群積極采用增強現實技術;而DHL Express同樣計劃在配送中心提供智能眼鏡產品。
文章的結尾,讓我們一起感受下,戴上智能眼鏡工作時的場景吧。
新時代鞋服物流與供應鏈面臨的變革和挑戰03月07日 20:38
點贊:這個雙11,物流大佬一起做了這件事11月22日 21:43
物流管理機構及政策分布概覽12月04日 14:10
盤點:2017中國零售業十大事件12月12日 13:57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12月28日 0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