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傳統物流業已經進入過度競爭狀態,多數企業運營維艱,產業競爭的焦點逐漸轉向對流通渠道的爭奪,越來越多的企業抓緊構建物流體系。眾多城市也躍躍欲試,要成為物流中心城市。因此,客觀上講需要整合物流資源,進一步促進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交通規劃對物流的發展起著關鍵作用,如果說交通環境是物流發展的重要支撐,那么交通規劃則是物流企業選址的主要依據。
一、城市物流規劃的背景要求
據統計,美國目前全社會物流費用支出不足GDP的10%,而中國約占18.7%。國內物流費用高昂,物流效率低下,迫切要求各地政府在城市規劃中統籌規劃物流業,立足于城市物流業的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物流業的效益和競爭力。
1.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對交通系統的改進提出了要求
現代化交通系統是現代物流系統的可靠技術保障。通常,交通樞紐是物流網點的布局可選地,而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也對交通系統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經濟發展和物流系統的建設,區域物流量與城市物流量均會不斷增大,區域貨物運輸量與城市貨物運輸量也會相應增大,因而要求改善或重新進行交通系統規劃,以適應現代物流發展的需要。
2.交通規劃對物流的影響
在許多城市,車輛迅速增加讓道路運力不足的情況經常發生。不少物流企業都因此受到影響。這是由于交通規劃沒考慮到物流因素而導致成本的上升,做道路規劃時,就應該考慮物流量的問題。不僅要考慮公路,還要考慮到鐵路、水路等多種交通方式,形成一個比較完善的交通運輸網絡。這對于解決城市日益嚴峻的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問題,將會產生“立竿見影”的功效。
3.交通系統的完善要有利于促進現代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交通規劃建設應為物流業提供良好的運輸平臺、完善的配送道路體系,實現貨源點與配送線的良好銜接;區域與城市交通系統的完善要充分考慮現代物流的需要,有利于發展多式聯運和綜合物流,實現敏捷供應鏈管理,從而促進現代物流的可持續發展。
二、城市物流規劃的指導思想
盡管不同的城市和區域發展水平參差不齊,客觀情況千差萬別,但是,物流業畢竟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應該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物流服務需求為依托,最大限度地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因此,做好城市物流規劃應堅持一些共同的原則。
1.城市物流規劃首先應該與城市的整體規劃一致
每個城市從現有的資源出發,都有自身的一個整體規劃,其中必然要包括城市物流規劃這一部分。在做城市規劃的時候就要充分考慮到物流規劃;同時物流規劃要在城市規劃的前提下進行,必須與城市的總體規劃保持一致,避免盲目的重復建設。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營造現代物流發展的宏觀環境
在發展城市物流的過程中,政府要準確把握自己的定位與作用,更新觀念與思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盡量減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預。對政府而言,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制定政策、規劃及標準,從政策上引導產業發展,努力營造一個公平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
一是城市在發展物流業時,要避免重復建設、資源浪費。這就必須由政府出面統籌規劃,協調領導,只有政府才有可能在一定區域內率先突破條塊分割,建立一個相對獨立和完整的現代物流體系。二是由于企業在發展中極易追逐經濟利益而可能忽視社會效益。需要政府著眼于城市經濟發展的需要,充分考慮環保和改善交通的要求,全面進行規劃與設計,并以政策法規引導企業行為。三是從城市政府的特殊性來看,城市政府既是運作主體,又是各項政策的制定者和監督執行者,還是企業的后勤保障者和公共服務提供者。基礎設施建設的巨額投資,沒有政府出資和籌資是不行的,維護市場秩序防止企業間無序競爭,沒有政府的干預和調控也是不行的。可見,在物流業與城市化可持續發展中,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
三、城市物流規劃要點
1.城市道路形成立體交叉
貨物運輸很大部分要占用城市道路,而隨著小車數量越來越多,摩托車也占用了道路資源的很大一部分,造成了在城市道路中的物流效率偏低。而客戶對物流配送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客戶要求上午把貨物送到,但這時由于道路阻塞而造成時間耽擱,成本也會相應增加許多。交通的規范化模式對物流企業來說尤為重要,只要能建立一個井然有序的交通大環境,物流企業自然會勉力為之。
一個企業大量的原材料要進來,大量的產品要運出去,如果公路梗阻,那么貨物就只能通過鐵路運輸。由于本地資源欠缺,不少企業要依賴外地的資源。例如鋁型材的運輸配送,大部分材料都是從國外、省外、市外進來的,如果道路不通,何談運輸?何談物流?就此說來,城市道路對物流的影響很大。特別是主要路口,必須設置立體交叉。但現在各地設置的立體交叉比較少,眼下很多道路都在改造,應爭取建設立體交叉道路。
總體的交通規劃,如果具體細化到每條路段,將有利于區內物流企業的發展。
2.完善配送體系
對于大型物流園區,在規劃時應考慮配送道路的規劃和建設,形成以物流中心、貨運站(市場)、配送中心為基點,輻射到城市中心區和各區街的配送道路網絡體系。完善貨源點和配送線的銜接,在交通問題比較突出的市區各大商品批發商場設置零擔貨物承運中心,接納有實力的運輸企業進場經營,利用零擔貨源用車的輸送,銜接公路主樞紐等對外貨運的樞紐中心,充分發揮其作為市區物流供應鏈的功能,不僅為商品批發市場提供配送服務,還為其運輸業戶提供信息處理、搬運裝卸、包裝、短途配送、商務事故處理等一體化服務。
3.貨運站場列入路網規劃
在制訂“公路運輸樞紐布局”時,注意加強物流企業和交通樞紐之間的銜接。總體路網規劃應考慮到物流因素,例如與港口、火車站等的對接,新建路網必須納入。此外,路網建設也應緊密結合公、鐵、水運輸貨場的中遠期規劃、設置,盡可能地安排甩口預留。
規劃時不僅現有路網、站場、港口之間的銜接問題都應作充分考慮,同時要足夠注重主干網、支線網與貨場之間的銜接關系。沒有運輸,物就難成其流;而現代物流則在傳統的交通上擴充了不少功能,例如配送、信息平臺管理等;并通過一系列的交通方式如水路、鐵路、公路、航空等進行運輸。比較而言,現代的物流方式更加靈活,例如貴州茅臺酒如果要運到陜西,以前可能先在產地廠家灌瓶、裝箱后運到陜西,如果把物流交給專門的公司負責,就可以把酒運到陜西再灌瓶、裝箱,無疑使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貨物運輸安全性。
因此,在物流規劃的同時,就必須考慮如何在交通上進行整體協調,用“貨運物流化”來改造傳統的物流方式,以進一步減少成本,加快流通;特別是針對物流園區的規劃,考慮如何使交通和園區之間形成更有成效地銜接。逐漸將一批貨運場和集裝箱中轉站建設成為集貨運、倉儲、包裝、配送、信息一體化的物流中心,形成公路主樞紐物流網絡。
4.物流應向交通樞紐聚攏
要規劃物流園區,交通環境對其設址起著決定作用。
目前我國的物流分布普遍比較零散,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物流園區,不像國外的物流企業大多是以“集散”為主,主動靠攏公路、水路、鐵路、航運,并有效實行多種交通方式的聯運。這樣不但保證了物流效率,而且能使物流企業之間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例如為了減少交通量,企業之間可以在貨物裝載上合用車輛,更有效地保證裝載率,減少貨主企業負擔。因此,城市的物流園區也必須考慮到主動銜接交通樞紐。另外,如果能實現多式聯運,則更能引發物流企業的聚集效應。除此之外,物流園區最好選址在城市邊緣,盡量避免接近城市道路,以減少城市道路的堵塞幾率。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物流業與城市化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外力的推動。我們要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尋找適合我國特點的運作體系。尤其在硬件方面,要制定科學的發展規劃,加大物流基礎建設投資力度,解決城鄉居民物質文化生活所需物資的全面投入,改善交通,擴大路網,有效利用路面,緩解交通擁擠。管理部門要制定有關政策,促進物流企業進行經營機制轉換,實現物流產業結構和組織結構的調整,使物流業在城市化的發展中達到專業化、標準化,國際化,以此推動我國城市化的迅速發展。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