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平臺數據接口包含倆部分,一部分是物流系統與各貨主業務系統數據交換;另外一部分是物流系統與倉庫內各種機械設備(如:AS/RS、
電子標簽、LED、揀貨輸送帶、
分揀設備等)之間的數據交換。這里主要介紹的是物流系統與各貨主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
數據接口有倆種實現方式,以FTP文本文件的方式實現物流系統與貨主業務系統之間的數據交換,另外一種那個實現方式物流系統數據庫與貨主業務系統數據直接進行互聯。建議采用第二種數據交換方式,可以做到安全快捷。本文主要介紹第二種實現方式。
數據接口實現原理,數據接口應當從數據的安全性做到如果傳遞不成功則不丟數據,以及效率倆方面著手。數據接口可以設置多個數據傳輸方案,每一個數據接口方案實現為:在貨主業務系統設置隊列表edi_queue(業務類型、原數據ID),用以記錄貨主業務系統各種不同的業數據和原ID。根據隊列表將要傳遞到物流系統中的數據用視圖進行關聯,傳遞到WMS中的臨時表T表(指的是一類表)。當某一數據接口方案中所有數據全部傳遞到物流系統后、根據以及傳遞到物流系統中的原數據ID刪除貨主業務系統中相對應的隊列表。此時數據接口完成了數據傳遞的使命,剩下的事情交由物流系統來處理;物流系統根據對碼關系將貨主系統的業務數據轉換為WMS系統中的業務數據。
貨主業務系統傳遞到WMS系統中的業務數據分為基礎數據和業務數據倆部分,基礎數據部分又包含省、市、縣(或區)基礎數據,單位基礎數據包含供應商、客戶、生產廠家;運輸地址(省市縣、運輸地址、運輸地點、聯系人、聯系方式、郵編等);貨品等基礎數據。單位基礎數據、貨品基礎數據傳到WMS系統后,分為兩部分貨主貨品、貨主單位、貨品主檔、單位主檔等用以區分屬于貨主的單位和貨品以及屬于WMS的貨品和單位。省、市、縣(區)、貨主單位、貨主貨品、運輸地址等基礎數據上包含貨主業務系統的原ID。
業務數據對WMS來說應當包含三部分,分別是入庫業務、出庫業務、貨權轉移業務。入庫業務在貨主業務系統中分為進貨業務、銷退業務、移庫入業務、報溢業務、贈品入業務等入庫業務;出庫業務在貨主業務系統中分為銷售業務、進貨退出業務、移庫出業務、報損業務、贈品出業務等出庫業務;貨權轉移業務貨權轉移指的倆個都屬于物流中心的貨主之間的買賣關系。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