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起因 搬運可燃性物質的柴油及電瓶車輛可能是爆炸的起因,這并非假設,而是事實。許多發生在石油、化工、油漆、制藥、軍火行業的爆炸及火災,其起因都被確定為非防爆車輛。未經保護的普通車輛會引起事故爆炸已成為不爭的事實。
B:應用場所 防爆車輛能廣泛應用于石油、化工、制藥、輕紡、軍工、油漆、顏料、煤炭等工業部門及港口、鐵路、貨場、倉庫等含有爆炸性混合物的場所進行裝卸、堆碼和搬運作業。
◆ 生產、濃縮、液化和儲運可燃性氣體的場所;
◆ 生產、充填、釋放和儲運可燃性液體以及用這些液體來處理和清洗工件的場所;
◆ 制造和加工橡膠、塑料的場所;
◆ 加工、粉碎和儲存時出現爆炸性粉塵、可燃性導電粉塵、可燃性非導電粉塵、可燃纖維的場所。如金屬、藥品、樹脂、塑料制品車間、火炸藥廠。
C:危險級別
危險區域按爆炸性混合物出現的頻繁程度、持續時間和危險程度分為幾區。其中爆炸性氣體危險區域分為0區、1區和2區。
0區:爆炸性氣體混合物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
1區:在正常作業中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場所。
2區:在正常作業中不大可能出現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即使出現也偶爾的短時存在的場所。
爆炸性粉塵危險區域分為10區和11區。
10區:爆炸性粉塵混合物連續出現或長時間存在的場所。
11區:偶爾將積留的粉塵揚起而短時出現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場所。
爆炸級別
爆炸性氣體混合物在標準試驗條件下,按其最大試驗安全間隙或最小點燃電流比分為IIA、IIB、IIC三級。IIC級(如水煤氣、乙炔)的傳爆能力最大,IIB級(如民用煤氣、乙烯、二甲醚)次之,傳爆能力最小的為IIA級(如乙烷、丙烷、甲苯、汽油)。
爆炸性粉塵(含纖維)按其物理性能分為四類:
一、爆炸性粉塵:如鋁、鋅、阿斯匹林等粉塵。
二、可燃性導電粉塵:如石墨、焦炭、煤等粉塵。
三、可燃性非導電粉塵:如聚乙烯、染料等粉塵。
四、可燃性纖維:如麻纖維、毛纖維等。
溫度組別
爆炸性氣體和粉塵的溫度組別按其引燃溫度分別分為6組和3組。
D:車輛的基本防護措施
叉車的基本防護措施可分為六種:
一、在柴油機進氣、排氣系統中安裝阻焰器和排氣火花消除器。
二、控制整車表面溫度及柴油機排氣溫度,使其不高于防爆叉車規定的溫度組別值。
三、叉車起動馬達、電機、蓄電池、開關和儀表等電氣元件采取防護措施,以消除或控制電弧和電火花。
四、采用抗靜電皮帶,輪胎、非金屬風扇及對貨叉、車體采取防碰撞火花措施。
五、用獨立的自控系統進行超溫、超速和漏電保護。
六、有效監控作業區域內爆炸性混合物的濃度。
F:車輛為什么要防爆? 在可燃性氣體、蒸氣及粉塵的加工和儲運場所,叉車是應用最廣泛一種物料搬運工具,包括將原料運送至加工場所,將成品運送至儲存場所以及將危險貨物裝到車輛上。在這些過程中,偶爾會發生一些操作事故,例如貨物不慎從貨叉上掉下或被戳破,叉車撞到堆放著的貨物、管路或其它設備上,引起可燃性物質泄漏、蒸發和擴散。另外,可燃性物質正常加工過程中(如物料充填、排放、粉碎),其泄漏、蒸發和擴散更是不可避免。這些散發的可燃性物質一旦與空氣混合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當其濃度達到爆炸極限,且遇到合適的點火能量時,即會引起燃燒或者爆炸。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