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和港口地區向來是臺風多發區域,部分港口傳統建筑結構屋面可能會因為建材質量不佳、抗風能力弱、設計施工不當等原因,存在坍塌、損壞等事故風險。因此如何在控制成本的同時,最大程度地提高空間結構抗臺風性能及運維安全性,成為港口面臨的一項重要挑戰。
世界上最早的氣膜起源于40年代,我國氣膜技術研發開始于2000年后,經過20多年的技術研發及創新,目前整體技術已經走在世界前面,特別是大跨度、大體量、異形結構、特殊場景應用等方面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引領行業發展。氣膜產品可抵御超強臺風,輕松應對港口大風惡劣天氣?,F有多個沿海氣膜項目已成功經受住了強臺風等極端天氣考驗。例如浙江沿海項目在2021年成功抵御了14級強臺風“煙花”,山東沿海項目在2019年抵御了13級臺風“利奇馬”。
▲山東沿海氣膜項目抵御臺風“利奇馬”
▲浙江沿海氣膜項目抵御臺風“煙花”
氣膜作為柔性結構的典型代表,膜材本身具有高強的抗拉伸、抗撕裂性能,中成空間氣膜產品在此基礎上,采用“數值風洞”核心技術,根據風荷載受力等各類CFD數值模擬和力學分析,從理論計算入手應對各類極端天氣影響,保證氣膜在大風環境下的安全。
中成空間氣膜產品以“數值風洞”流體力學為基礎,通過建立三維模型,劃分計算網格將作用在模型的力傳輸到模型的每個點,設置氣膜的密度、熱導率、比熱容率等所需材料參數和風速、風壓等環境參數,進行精準分析與精密計算,進而得到氣膜外表面的風壓值、瞬時風速、特性系數等,為后續結構設計提供更高的準確率,從設計源頭提高氣膜結構抗風性和穩定性。除提升抗風性能外,在風洞數值模擬中還可通過進行雙向流固耦合來計算氣膜在臺風或風荷載較大工況下的位移量及位移效果,后續設計可根據實驗結果精確裁剪、優化鋼索網結構,使氣膜受力均勻,不會受剪切破壞,從而大大提高氣膜的使用壽命、安全性能及抵御臺風的能力。
此外中成空間自主研發各類信息化智能化控制系統。氣膜內部壓力傳感器與室外的風速儀通過數控中心聯動控制,可根據天氣變化實時調整。當室外的風荷載傳感器達到設定的預警值時,智能控制系統會自動啟動“極端天氣”模式,氣膜室內壓力可從正常運行快速加壓到450pa—700pa。氣膜內部壓力可隨外部風速按計算值自動調節。同時中成空間放射式鋼索網專利技術,根據鋼索受力、布索方式、節點設計等,進一步提高氣膜抵御臺風等極端天氣的性能,減少膜材內應力,降低膜材破裂風險。
中成空間依托豐富的實踐經驗、創新技術和專業服務,聚力港口運營安全,從模擬實驗、設計源頭、運營維護等全維度保障氣膜穩定性和安全系數,為港口可持續發展提供高效、可靠、經濟的全產業鏈系統解決方案。目前憑借抗臺風等優越性能,中成空間已為多個港口集團提供大量散貨堆場氣膜倉儲產品及優質服務。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