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11購物節即將到來,各家快遞公司將面臨大促考驗。
10月31日,申通和韻達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從財報表現看,各家狀況不一,多數企業穩中有升,部分企業面臨挑戰。
■ 行業整體穩中有升
申通三季度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業收入為91.2億元,同比增長54.7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34萬元,同比增長124.39%。
營收和凈利潤同樣上漲的還有順豐和圓通。財報顯示,三季度圓通營業收入為137.6億元,同比增長24.5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億元,同比增長223.44%。
順豐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為691億元,同比增長45.39%。歸母凈利潤為 19.6億元,同比增長 88.83%。
順豐在報告中表示,第三季度仍面臨局部地區疫情反復及燃油價格高位運行的外部壓力。不過在國內實施科學精準防疫及快遞行業增速轉正的背景下,公司實現了三季度的營收增長。順豐第三季度完成業務量為 28.37 億票,同比增長 8.91%,增速實現回升。
從行業整體看,上述增長與行業整體一致。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自5月起,快遞市場不斷回暖,量收規模超去年同期水平,6月單月業務量突破百億件。進入三季度,行業規模穩中有升,運行態勢持續向好。
從價格看,各家快遞公司的發展環境正在好轉。對于此前受困于價格戰的快遞行業而言,近期已經擺脫了低價競爭的陰影。順豐、韻達、申通、圓通在過去半年內的單票收入都呈現逐月遞增的趨勢。從單票收入看,韻達、圓通和申通的9月單票收入分別上漲22.9%、10.66%和15.64%。此外,有商家表示,今年雙11大促目前尚未感受到快遞費用漲價,不過今年日常快遞費用相較于過去幾年處于高位狀態。申通此前在財報中表示,隨著主管部門的介入及行業監管政策的落地實施,單一的“價格戰”競爭模式告一段落,頭部快遞企業紛紛開始調整競爭策略,發力打造差異化競爭優勢,在現有的規模效應、網絡布局等基礎上,探索新的業務模式,豐富產品結構。
■ 部分企業增長遇阻
從新一季財報數據看,韻達仍然處于挑戰之中。
韻達三季度報告顯示,營業收入為123.6億元,同比增長19.1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1.9億元,同比下滑34.66%。受此影響, 10月31日韻達股價下跌9.97%,至13.18元收盤。
而此前月度經營數據顯示,韻達已經有一段時間陷入了挑戰。縱向看,韻達在今年4月、5月、6月、8月和9月均出現了業務量下滑的情況。其中4月、5月韻達表示疫情下個別地區快遞的末端攬派服務受到一定影響。而在6月年中促銷的節點上,韻達當月完成業務量為16.14億票,同比下滑1.71%。韻達8月完成業務量為14.88億票,同比下滑2.43%。9月韻達業務量為15億票,同比下滑7.86%。
對于這一情況,快遞物流專家趙小敏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近一年來韻達數據處于相對低迷的狀態,其中一個因素是疫情下韻達在部分地區的發展受阻。此外,公司在經營、戰略等方面與競爭對手相比出現了滯后。在上述專家看來,韻達需要從組織體系、經營理念、現金流準備和負債率都有明顯改變才有可能扭轉局勢。
對于各公司而言,即將到來的雙11會是一場考驗。趙小敏表示,今年雙11對于快遞公司而言疫情仍是一個考驗,“需要建立更多應急機制,以應對突發事件。”
為了應對雙11大考,不少快遞公司已經推出多種補貼對員工進行激勵。近期,部分菜鳥站點開始招聘雙11送貨上門臨時運力。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今年雙11菜鳥僅在配送上門服務上就將預計增加10萬臨時用工,包括倉庫人員、快遞分撥中心和配送員工等。此前菜鳥雙11項目總指揮李武昌透露,預計今年雙11快遞送貨上門量將創下歷史最高值。快遞從業人員的缺口需要被補上,月薪萬元招人預計會持續整個快遞旺季。
極兔表示,為備戰雙11,在技術上采用四段碼全網開啟計算,幫助網點的分揀效率提升30%至40%。在權益保障上,極兔在各操作場地將設置能量補給站,通過補貼延時加班費等形式提高員工士氣。
申通也出了激勵措施。申通表示,雙十一期間申通快遞投入專項補貼快遞員,對于服務質量達標的快遞員,每天獎勵10000人。此外,對于服務好表現好、時效準時、客戶滿意度高的優秀網點也準備了獎勵。
京東物流此前發布了雙11物流舉措,表示為保障11.11商家送倉暢通,京東物流全面升級了11.11到倉服務保障,通過全天候保障、應急預案保障、多平臺到倉服務保障、全鏈條體驗保障四大服務,為商家提供暫存、預約、轉運、多倉鋪貨等一盤貨解決方案。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