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電商界也是熱鬧非凡,阿里的跨境電商、1688百城萬店計劃、1688服務商項目、新零售,以及京東“新通路事業部”進軍B2B。曾經熱鬧非凡的B2C電商巨頭,重新開始重視起B2B了,關注視線也開始由線上轉移到線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盛況”呢?
總結一下,最大的原因有三個:
一是B2C電商經過高速發展,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左右的占有率,基本已經算是到了瓶頸,增速必定變緩;
二是淘寶和京東的農村電商被證明是失敗的,具體原因后面會詳細講到;
三是全國大平臺對分散的消費需求,增量空間遠不如B2B的規模。(為方便敘述和區別之前的B2C和B2B概念,以下用C端電商和B端電商這個詞跟之前的詞加以區分。)
電商巨頭戰略轉向:從C端到B端
在一、二線城市,C端電商發展推進和普及較好,但到了三四線,甚至五線及以下的農村市場,C端電商的劣勢頻現,最直接的表現是京東和淘寶的農村電商的失敗。
前面已經提到,C端電商的發展已經遭遇到瓶頸。占據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10%的電商,增長已經到了“極限”。為什么說到了極限?原因很簡單,傳統電商是流量的生意,淘寶每天的流量在1億左右,流量決定的,短期很難有大的增長。
未來電商的增長點已經不在C端,而是轉移到了B端,也說明未來能上規模的電商,適應廣大農村市場的電商模式是B端電商模式。
B端電商的本質
兩個詞:成本和效率。無論是京東和阿里的B端電商,還是劉春雄老師提出并正在實踐的分布式B端電商,最直接的兩個詞就是成本和效率,這就是B端電商的本質。
B2C電商在農村市場,基本被證明是失敗的,要不,阿里和京東也不會進行模式的變革了。
先說成本問題:要做到消費者去,無疑需要解決物流問題,京東自建物流,馬云也在做菜鳥物流,這個難題相信不久就會得到解決,可問題是這需要大量的投入,這還不算,還需要改變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還需要跟傳統的經銷商、終端店去競爭,成本自然很高,最最重要的,還需要大量的人員去維護市場,去做產品的進店、推動和推廣。
再說效率問題,農村的消費者分散,要通過一個全國平臺輻射所有的終端以及終端的所有需求,效率是很低下的,時間上也會很長。另外,經銷商的抵制也是一個大問題。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