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庫管理行業人員必知的倉庫管理的相關指標
來源:倉庫社區
| 2021-07-08 10:12
什么樣的倉庫管理才是好的管理?做到什么水平才算是好的管理?有沒有切實有效 的指標呢?從倉庫管理的相關指標,或者我們可以來評估一下我們的倉庫管理的到底好不好。1. 地產利用率=(倉庫建筑面積/地產面積)×100%2. 倉庫面積利用率=(倉庫可利用面積/倉庫建筑面積)×100%3. 倉容利用率=(庫存商品實際數量或容積/倉庫應存數量或容積)×100%4. 有效范圍=(庫存量/平均每天需求量)×100%5. 投資費用化=(投資費用/(單位庫存/單位時間)×100%6. 設備完好率=(期內設備完好臺數/同期設備總數)×100%7. 設備利用率=全部設備實際工作時數/設備工作總能力(時數))×100%1. 缺貨率=(缺貨次數/顧客訂貨次數)×100%2. 顧客滿足程度=(滿足顧客要求數量/顧客要求數量)×100%3. 準時交貨率=(準時交貨次數/總交貨次數)×100%4. 貨損貨差賠償費率=(貨損貨差賠償費總額/同期業務收入總額)×100%1. 倉庫吞吐能力實現率=(期內實際吞吐量/倉庫設計吞吐量)×100%2. 進、發貨準確率=(期內吞吐量. 出現差錯總量/期內吞吐量)×100%3. 商品缺損率=(期內商品缺損量/期內商品總數)×100%庫存周轉率=(該期間的出庫總金額/該期間的平均庫存金額)×100% =(該期間出庫總金額×2/期初庫存金額+ 期末庫存金額)×100%庫存周轉率(以月平均庫存周轉率為例)=當月發出庫存商品/[(上月庫存商 品+本月庫存商品)/2]銷售周轉率(以月平均銷售周轉率為例)=當月銷售額/[(上月庫存商品+本月 庫存商品)/2]
流動資產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是用年銷售收入凈額除以相應 的流動資產、固定資產、總資產的平均值。1、購入成本;某項物品的購入成本(P)包括單位購入價格或單位生產成本。2、訂購/生產準備成本;(C)是指向外部的供應商發出采購定單的成本或指內部的生產準備成本。這項成本通常和訂購或生產準備次數有關,而和訂 貨量和生產量無直接關系。3、儲存成本;通常也叫持有成本(H),由多方面組成,主要包括資本成本、稅 金、保險、搬運、儲藏、損耗、陳舊和變質等項費用。4、 缺貨成本,又稱虧空成本(S),是由于外部和內部中斷供應所產生的。當組織的用戶得不到他的全部訂貨時,叫外部短缺;而當組織內部某一個班組或一個部門得 不到它的全部訂貨時,叫做內部短缺。外部短缺將導致延期交貨、當前利潤損失(潛在銷售量的損失)和未來利潤損失(商譽受損)。內部短缺可能導致生產損失 (人員和機器的閑置)和完工日期的延誤。
【聲明】物流產品網轉載本文目的在于傳遞信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或對真實性負責,物流產品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聯系小編電話:010-82387008,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