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4月8日召開會議。會議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增強緊迫感,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優化完善疫情防控舉措,千方百計創造有利于復工復產的條件,不失時機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如何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在擴大國內需求、居民消費和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之間,如何形成供需良性互動?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
▲ 暢通三大循環,加強落實中小微企業扶持政策
截至3月28日,全國規上工業企業平均開工率達98.6%,人員平均復崗率達89.9%;截至4月9日,超76%外貿重點企業產能恢復率超70%;截至4月10日,中小企業復工率超80%……3月以來,我國疫情防控階段性成效進一步鞏固,復工復產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加快恢復。
然而,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世界貿易組織4月8日發布《全球貿易數據與展望》報告,預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全球貿易可能縮水13%—32%。我國防范疫情輸入壓力不斷加大,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疫情和世界經濟形勢,復工復產和經濟社會發展面臨新的困難和挑戰。
“‘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這樣的判斷非常清晰、準確。”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副主任牛犁分析,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活動收縮,產業鏈、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擴大,影響著國內消費、投資和預期等方面。
“突出強調暢通產業循環、市場循環、經濟社會循環,很有針對性?!眹鴦赵喊l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副研究員楊光普分析,盡管復工復產率已經有很大提升,但是要全面恢復還有不小壓力。
從產業循環看,上下游復工復產存在不同步問題,下游勞動力比較密集的環節受人員流動不暢影響,恢復較慢。從市場循環看,需求端的恢復比供給端要慢。3月PPI同比下降1.5%,說明市場供需仍存在不匹配問題。在內需恢復較慢的同時,外需又在收縮,導致工業品出廠價格降低。從經濟社會循環看,人流、物流、資金流尚未恢復到正常水平?!爸Υ蛲ㄟ@3個層面的循環,是形成供需良性互動、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的關鍵。”楊光普說。
暢通循環,要先扶持最短板、最弱項。受疫情沖擊最大的是交通運輸,零售,汽車、家電等耐用品行業,以及旅游、住宿、餐飲等生活服務業;最困難的是現金流薄弱、抗風險能力較低的中小微企業。
目前,各類紓困扶持政策陸續出臺,減稅降費政策總計超1萬億元,定向降準增加中小銀行再貸款再貼現額度1萬億元,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可獲穩崗補貼……“堅持結果導向,把已經出臺的政策盡快落實到企業、勞動者身上。”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副司長李慧說,落細落實援企穩崗政策是當下重點。
“最緊迫的還是增加對中小微企業的融資供給,避免因資金問題而大量停產破產。”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表示,疫情沖擊進一步加劇中小微企業的資金緊張,而資金不足還會導致創新能力不足,難以適應消費升級、產業升級需求。
當前,出口外向型企業面臨需求端和供給端雙向擠壓。一方面,出口訂單被延期或取消;另一方面,全球供應鏈受阻,影響零配件供應,如何扶持這部分企業也成為關注重點。劉興國認為,應做好針對出口外向型企業的服務,包括建立完善國際市場預警機制,建立國際市場信息發布與共享平臺,完善國際業務信用擔保機制,增強外向型業務的融資支持,促進進出口通關便利化與對外投資便利?!肮膭畛隹谵D內銷也是幫助這些企業渡過難關的途徑之一,符合國內消費升級趨勢?!睏罟馄照f。
著力擴大國內需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
外貿承壓,盡快恢復、擴大內需顯得尤為重要。專家認為,有序推動各類商場、市場復工復市,促進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是當前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具體抓手?!斑@些是推動終端消費最直接的途徑。消費需求回暖,才能進一步促進生產端的復工復產?!迸@缯f。
“恢復消費,壓力依然不小?!睏罟馄辗治觯紫龋?、家電等大件耐用品的消費有所延遲;其次,具有季節性的餐飲、旅游等消費錯過時間窗口,難以回補;此外,疫情對就業和收入的不利影響,會導致部分人群消費能力下降。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全面恢復。楊光普認為,消費恢復的前提是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線上零售雖然還保持正增長,但仍難以彌補因疫情導致的整體零售下滑。加快地區間健康碼的互認互通,加大對流動人口試劑檢測力度,促進人員在安全防疫的基礎上加快流動,不僅利于復工復產,也能促進消費回補。
促進消費還要與保企業、穩就業結合起來。楊光普分析,生活服務業正常經營,不僅直接提供消費途徑,而且作為吸納勞動力最多的服務行業,能夠穩就業、穩收入,提升老百姓消費能力?!敖ㄗh在不裁員、少裁員前提下,對這類中小微企業發放穩崗補貼,提供無息貸款。”
擴大消費仍需從供給側發力?!凹纫U铣源┯眯羞@樣的基本消費,把被凍結被抑制的消費釋放出來,又要培育升級新型消費,把疫情期間催生壯大的以線上消費為代表的新消費潛力、動能釋放出來,使消費回補和擴大增量有機結合?!眹野l改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表示,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加快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意見》,從供給側提高我國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水平等角度,促進居民愿消費、能消費、敢消費。
▲ 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擴大內需,消費和投資兩個輪子都要跑起來。相關部委和專家認為,加快推進投資項目建設,關鍵在于“有效”二字。
“聚焦補短板等重點領域,選準投資項目,充分發揮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國家發改委投資司副司長劉世虎舉例,要加強三方面投資項目: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脫貧攻堅、交通能源、重大水利等補短板領域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困難加大,尤其要減少重復建設和浪費,提升投資效率?!迸@缯J為,傳統的基礎設施項目還有很大投資空間,比如我國公路、鐵路密度和人均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有差距,仍應加大建設力度。
楊光普認為,有效投資必須瞄準實際需求。比如,過去幾年我國一直強調醫療健康領域補短板,此次疫情更加凸顯了這一問題,應順勢加大這些領域的投資。再如,受人員復工不足影響,一些企業對智能化改造的需求更加迫切,這也構成有效投資。還有備受關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也符合未來產業發展趨勢和消費升級需要?!盀檎{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政府要降低準入門檻,加強監管,優化營商環境,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p>
專家表示,一方面,加大復工復產政策落實力度,加強對困難行業和中小微企業扶持,保障供給;另一方面,促進消費回補和擴大,增強投資有效性,為供給增長打開廣闊空間,形成供需良性互動。
“短期政策要與中長期改革相銜接。堅持深入推進黨中央確定的各項中長期改革和‘十三五’規劃,基于新形勢做好‘十四五’規劃,給市場穩定的預期,恢復市場信心?!睏罟馄毡硎?,這是長期保持市場供需良性互動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關鍵。
“一帶一路”背景下,物流裝備企業的全球化發展 01月01日 08:00
解讀汽車物流全局數字化 08月16日 14:11
“大數據與智慧物流”專題報道 12月06日 14:24
2017年中國零售電商十大熱點事件點評 12月11日 16:35
供應鏈協同、互聯網+,中國制造業轉型的十個方向! 01月11日 10:42
預判:2018年,中國快遞十個可見趨勢 02月28日 11:16
2018年關于零售的18個趨勢 03月27日 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