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再把我們的第三個層面,就是物流企業的運營和調度,這里面我們的核心主體是我們的物流企業和相關企業,通過相關的這幾個層面構建我們整個國家物流系統。那么我認為這個國家物流系統從干、支、倉、配到末端是全覆蓋的,在我們整個國家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包括我們幾百萬海域的土地上全覆蓋,這樣我們任何一個消費者,任何一個企業通過任何一種方式,無論線上線下都會實現很好的物流服務。
四梁八柱的全球物流體系
另外就是我們要根據我們國家的全球化戰略構建一個全球物流體系,我認為這樣的全球物流體系是有四梁八柱的,這八根柱子就是我們要構建國際的鐵路、公路、航空、水運、管道、郵政、快遞、多式聯運、中轉、倉儲、配送的這樣一個體系。八根柱子需要四根梁搭起來,這就是我們全球的信息網絡、全球的運營、全球的標準和全球的政策體系。他服務于我們中國全球的貿易、全球的生產,最終服務于全球的市場。我認為我們未來的全球物流體系是要連接五大洲、橫跨四大洋,通達主要的國家目標市場的這樣一個全球物流體系。
從各方面推動物流現代化
在國家物流系統的建設和全球物流體系構建中我們要推動物流現代化的步伐,物流現代化的步伐是有很多維度來衡量的,從理念,從裝備,從我們的基礎設施,從我們的制度,從我們的標準,從我們的聯營連、聯動、信息、應急、競爭能力和盈利能力將近有二十個指標刻畫我們的物流現代化。對照這個指標來看我們中國物流現代化的步伐才剛剛起步。
促進創新共享繁榮
我想如果通過三大運營建設到2030年我們中國會成為全球物流戰略合作伙伴和領跑者,一方面我們將會形成國際國內統籌的物流網絡。第二個我們會形成一大批或者是若干家世界級的物流企業集團,還有一大批世界性的物流和供應鏈樞紐和平臺,第四個是我們中國要與世界共同發展,我們中國是一個世界級別的國家,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所以我們中國的發展一定和世界共通,共享繁榮。
如果我們衡量2050年之后的物流,我認為目標就是一個字,就是無。就是我們要無所不至,無所不包,無所不在。所以我們的能力無論在天上還是地下,24小時任何時候都可以實現這個無的目標。我認為要實現這個無的目標就是一個字,愛因斯坦在臨死前給他的女兒寫信,他說他發現了人類進步的終級動力,這個動力就是愛。我想只有當我們的政府全心全意愛我們的人民,當我們的企業全心全意的愛我們的客戶,當我們的員工全心全意的愛我們的本職工作,精益求精,我想我們這種無的目標就可以實現。
如果我們目標明確,戰略得當,途徑得法,我們還需要用更好的體制、機制、政策來推動物流業的發展。我特別喜歡老子的《道德經》的一句話,天之道,利而不害,就是我們的政府一定是促進我們的創新創業,而不是妨礙。孫中山也說過一句話,就是“適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nbsp;
我們再來看這個物流之道的“道”,“道”其實就是一個“首”加“走”。這個“首”其實就是我們的“知”,“走”就是我們的“行”。所以“首”加“走”就是知行合一。所以我認為如果我們物流能夠得一,我認為我們就能夠實現我們的物流。
最后用《論語》的一句話結束我的發言“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無論是一個國家,還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一定要志存高遠,但要腳踏實地,要內外兼修,要博采眾長,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去贏得未來。謝謝大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1974年生于浙江嵊州,1993年7月畢業于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4月獲北京交通大學經濟學博士,2002年4月至2004年5月在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從事博士后研究。
2004年5月進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先后工作于社會發展研究部、產業經濟研究部,從事產業經濟、區域經濟和社會政策研究。2010年3月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出版了《邁向物流強國----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 、《物流經濟分析》、《中國醫藥體制改革與發展》、《中國與全球資源治理》 等著作 。代表性論文有《物流強國的總體戰略設計》 、《中國物流業中長期發展戰略思路》 ,《中國產業中長期發展戰略問題》 ,《構建面向未來的國家物流系統》 ,《新時期深化鐵路體制改革思路》《促進中國制造業質量提升的對策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