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供應鏈物流中物品由發貨地整合為規格化、標準化的貨物單元并且保持貨物單元的狀態一直送達最終受貨點,貨物單元也是供應鏈物流各個環節的作業單元,這種物流形態就是單元化物流。在單元化物流系統中,貨物單元是以可回收與循環使用的集裝器具為基礎而形成的,根據集裝單元器具分別有集裝箱單元化物流、托盤(箱)單元化物流和周轉箱單元化物流等。由于托盤在集裝單元器具中的重要地位,托盤單元化物流是推進單元化物流最主要的、具有代表性的領域,下文除特別指明外,所論及的“單元化物流”其含義均為“托盤單元化物流”。
一、集裝單元器具標準化的重要性
單元化物流系統中,物流作業是以集裝單元為對象而組織的裝卸、搬運、儲存和運輸等一體化運作方式的活動。單元化物流作業系統是由貨物單元、集裝器具、物料搬運技術裝備設備和輸送設備以及運輸車輛等有機和諧組成的高效、快速地進行物流功能運作的系統。在供應鏈各個環節、各種作業和作業機械之間需要協調配合統一標準,貨物單元是單元化物流的作業對象,是組成單元化物流的主體,貨物單元標準決定于集裝單元器具標準。集裝器具的標準是系統標準化的起點,單元化物流作業機械和運輸設備的規格標準都應該以集裝單元的標準為參照制定執行。
集裝單元器具承載著貨物形成貨物單元,貨物包裝的規格尺寸也應該和集裝器具標準相匹配,從而充分提高集裝器具的容積率。貨物包裝和集裝器具相匹配就是要按照集裝單元器具的規格來制定貨物包裝方案,而不是根據包裝規格來確定集裝器具的大小。因為集裝器具和包裝在物流系統中的概念定位是不同的。有一些文獻把集裝和包裝混為一談,其實不然。集裝和包裝在功能、處理對象和技術應用范圍等方面都有原則性的區別,如下表所示:
集 裝 包 裝
功能把零散物品集合為一個整體,便于進行物流作業。服務對象是物流系統。起到保護商品或促進銷售的作用。服務對象是商品及貨物的本體。
處理對象不同種類、規格、尺寸的物品可以共同形成一個集裝單元。一般是針對某一種商品形成一個包裝單元。
集裝器具和包裝器材的性質集裝器具有通用性,和承載的物品屬性沒有內在聯系,可以回收循環使用于不同種類的物品。包裝器材是商品的附屬物,商品消費后一般成為廢棄物,其中一部分也可以回收加工再利用。
技術應用范圍是單元化物流的核心技術,涉及供應鏈各個環節的物流作業。限于包裝環節,如包裝技術、包裝機械、包裝材料等。
表一:集裝與包裝的區別
由上表可知,集裝器具標準化是單元化物流系統的基本要求和必須具備的條件,是推行單元化物流必須遵守的原則。為了提高集裝器具的容積率,貨物包裝規格應該以集裝器具標準為依據進行設計和實行。
綜上所述,集裝單元器具的標準處于單元化物流系統標準化的核心位置,它影響相關物流作業機械如貨架、搬運機械、運輸車輛的規格設定,同時又對貨物包裝的規格尺寸形成約束條件。從集裝器具出發推行系統的標準化是建設單元化物流系統必須遵循的原則,集裝單元的設計成為物流系統規劃設計的起點。
二、托盤標準制定的依據
集裝單元是物流作業處理的對象,為了提高物流系統的作業效率,集裝單元的規格化和標準化極其重要。集裝單元的規格尺寸是由集裝單元器具決定的,最為普及的集裝器具有集裝箱和托盤兩種。用于干線物流的集裝箱跨洋過海往來于各國之間,其規格已經統一,受到國際公認。但是各國托盤的規格卻未能統一,出現了各不相同的標準。國際標準組織ISO只能采取包容方式,承認已經普遍應用的6種托盤規格均為國際標準,并且在2003年予以頒布:
表2 :ISO規定的托盤國際標準
實際上各國制訂托盤標準都出于兩方面依據:第一方面是考慮托盤集裝單元能夠順利裝入運載設備并且有較高的容積利用率,卡車和鐵路貨車車廂、集裝箱等內寬是確定托盤集裝單元尺寸的約束條件。由于集裝箱內寬相對較小而且集裝箱標準已經得到國際性的認可,因此托盤貨物單元的尺寸以集裝箱規格為依據是合理的。
表3:集裝單元尺寸的合理確定
表3中兩種貨物單元都符合集裝箱的裝入條件,正方形的集裝單元可以兩排并列裝入集裝箱,而長方形的則必須縱橫并列可裝入集裝箱。由于允許貨物碼垛在托盤上可以有40mm的超差,相應地有兩種規格的托盤,即:長方形的1200*1000和正方形的1100*1100。美國托盤標準規格為1219*1016實際也是表上的長方形托盤規格,由于英制換算的結果和1200*1000略有差別;表1中澳洲常用兩種正方形規格也屬于1100*1100的范疇之內。
影響集裝單元規格的第二方面依據是包裝模數,基本包裝模數是600*400,相應的托盤規格為1200*800(每盤4件)和1200*1000(每盤5件)。符合包裝模數系列尺寸的包裝貨物在標準托盤上堆碼可以達到最大容積率(以上尺寸單位均為毫米)。
托盤國際標準6種規格中具有代表性的是1200*1000、1100*1100、1000*800三種。其中1000*800規格和海運集裝箱不匹配但是和基本包裝模數相容,在多為內陸國家的歐洲被普遍使用;1100*1100規格為日本首創,雖然與基本包裝模數不相容但是最適應集裝箱作業的要求,自然成為海運發達島國的首選;1200*1000規格是我國國家標準兩種規格中優先推薦的一種,也是亞洲托盤系統聯盟承認的亞洲標準兩種規格之一,這種規格能夠兼顧集裝箱裝箱和包裝模數的適應性,適合中國國情也是中國目前應用最普遍的規格,建設我國單元化物流系統應該圍繞1200*1000規格托盤的應用進行規劃與運作。
三、標準化為單元化物流開路
我國目前社會上托盤擁有量已經達到10多億個以上,品種規格極為繁多。托盤作業一般只限于企業內部,發貨時只以散件裝運而不帶托盤,供應鏈各個環節之間要多次重復碼盤,產生了大量重復勞動、無效勞動,導致系統效率低下,成本提高。改變現狀的途徑就是要推廣應用標準托盤,建立單元化物流系統。